教育心理學研究對象的幾個方面
我們認為,一個較為綜合性的關于教育心理學研究對象的系統描述,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心理學應以學校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為研究對象,而不是研究一切教育領域中的心理現象。眾所周知,教育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它除了學校教育還包括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雖然這三種教育存在著一些共同的基本規律,但又各有自己的特殊性。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學校教育條件下的心理現象;
(2)學校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現象既包括學生學的心理活動,也包括教師教的心理活動。這是因為教與學的矛盾是學校教育活動中的主要矛盾。學校教育情景中的學生的學習不同于人類的一般學習,它是人類學習的一種特殊形式。即學生的種種學習活動是在教育者有意識的指導下進行的,他們的意向和認識都受著教育者所施加于他們的各種各樣的外部條件和手段的影響,他們又以積極主動的態度來接受這些影響并進行心理活動的。所以說,教育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既有學生的學,又有教師的教。沒有教師的教與引導,學生就無法有效地學;為了有效地學,又必須以教師有效地教為前提。而學生的學有其特定的心理問題,教師的教當然也有其自身的心理問題。所以,教育心理學對兩者都要進行研究。
(3)在學與教的心理活動中,教育心理學應當以學生的學習活動及其心理發展變化規律為研究主體。這是因為在教與學的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教師的教是服務于學生的學,教育教學過程要圍繞學習過程進行。學生能否有效地學習知識,發展智能,形成良好的素質,這是學校教育的最高目標,也是教師的教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況且教師的教包括教育教學目標的確定、教材的設計、教學任務的分析與評定,乃至教師的一切教育行為也必須以學生的學習心理規律為依據才能有收效,否則將事與愿違。這就決定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應以學生學習為主線,圍繞學生學的基本心理規律,對教的心理學規律和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展開討論。
(4)要密切結合教育過程來探討、揭示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學與教是教育過程中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無論是學習中的心理活動還是教學中的心理活動都是在教育過程中發生和發展變化的,同時也表現在教育過程中,離開了教育過程就無從研究和無法理解之。但是,教育心理學不是研究教育活動本身,也不是僅僅了解教與學的過程及促進這一過程的方法,而是著重研究學習與教學活動中的心理學問題,否則無法與教育學、教學法等學科相區別。
(5)作為一門學科,教育心理學不能僅僅對學與教中的心理現象進行描述,而是通過這些現象去揭示其中的基本心理學規律,并把它運用到實際活動中去。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認為,應把教育心理學定義為:研究學校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其中學生學習的心理學規律是研究的主要方面。當然,這里所說的學不僅指知識技能的學習,也指思想品德和個性的形成、發展,以及學生其它素質的形成、發展。這里所說的教,當然也不僅僅限于教授科學知識,而是指對上述各項學習活動的教與指導。
-
慢不下來其實也是一種病很多人在生活中根本慢不下來,永遠處于一個快節奏的生活當中,但是有研究顯示,一個人總是慢不下來也許就是一種病啦!生活總還是
-
心情不好六種方法幫你宣泄情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一些心理保健方式,心情不好,大家需要注意一些調理方法,要宣泄自己的情緒,而且,要注意懂得流淚,
-
有嫉妒心理傾向的人如何調節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有嫉妒傾向的人,太喜歡這種別人并不是很好了,面對那些有嫉妒傾向的人,如何學會調整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嫉妒
-
讓你倍感幸福的7個時刻每個人都非常希望渴望獲得幸福,但是幸福的來臨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不過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可以讓你倍感幸福的時刻,那么下面
-
做好事可以增強免疫力做好事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選擇,很多人以為做好事并沒有什么回報,但是也不是完全都是這樣,有一些人做好事會讓自己感覺到非常的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