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同居心理大揭秘
冬意漸深,諸事繁復,但我依舊惦記著那些同居著、正準備同居以及剛剛別離同居生活的大學生們。作為一個人文學者,我更多地是從心理層面來關注大學生同居一族的。雖然大學生同居現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鮮的話題了,但是在今天又不得不重提。因課題研究的需要,我在今年這個早到的“寒冬”里,帶著幾個學生就此進行了專題調查采訪。在被調研的包括國家、省部重點大學在內21所大學中,獲得了一組耐人尋味的數據:一個是占學生總數39%的大學生有過性經歷,二是有53.2%的學生在同居(已經超過大學生總數的一半),而有過同居經歷的比例已高達62.7%(其中也有同居之后分手的)。
我想數字是枯燥的,事實也是平淡的,然而這看上去很美的大學生同居潮卻并不美。這里,姑且不談大學生“可以結婚就可以同居”的論斷是否有失偏頗,也不談大學生同居對學風和校風以及自身帶來何種不利影響,我只是想就當下大學生同居現象背后的心理成因做些透析。
如今的大學生因為年輕好奇、喜歡追逐時尚,所以對同居同樣持有跟風趕潮的動機。認為別人同居很有派、很時尚,我也來一把同居。這其中從眾和趨同的心理所占的比重較大。大一的男生W,來自并不富裕的偏遠農村,但是小伙子品學兼優,人長得也帥,他看到那些成績比自己差,自身條件比自己弱的同學都找到女朋友同居,過起了儼然小夫妻的生活,心理不免有些失落感。在一次同學聚會上,同學們恰恰就拿他沒有同居女朋友來調侃他,受不了同學們奚落的他,旋即找了一個同班的女生,買簡易的家具和生活用品之后,兩人就住到了一起。類似像W同學這樣,認為同居是種時尚的學生真還不在少數。
第一是好奇跟風心理。
在當今的高校仍然流行著“不在乎天長地久,但求曾經擁有”的觀念,不管兩人之間有愛沒愛,有情沒情,是否非要同居,大凡都有一拍即合的同居對象,同居幾天算幾天,同居一段是一段。因為帶著這種心理的男生和女生,在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和感情基礎的情況下,貿然住在一起,一般都是早聚晚散。Y是一個生性活潑開朗、追求時尚和個性的女生,在情感方面也不太收斂,且聽她如是說:“別的女生找男生同居,我也可以。至于能同居多長時間,我可不管。”帶著這樣的心理,她努力挖掘了一個外語系的男生,他倆雙方家庭條件都不錯。女生Y提出不需要男生掏一分錢,就是要同居,男生當然求之不得。在這樣沒有感情基礎和心理準備下,帶著及時行樂的心理,同居3個月后就頗感膩味,不久便勞燕分飛了。像他們這樣的情況,占大學生同居比例的1/3。
-
慢不下來其實也是一種病很多人在生活中根本慢不下來,永遠處于一個快節奏的生活當中,但是有研究顯示,一個人總是慢不下來也許就是一種病啦!生活總還是
-
心情不好六種方法幫你宣泄情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一些心理保健方式,心情不好,大家需要注意一些調理方法,要宣泄自己的情緒,而且,要注意懂得流淚,
-
有嫉妒心理傾向的人如何調節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有嫉妒傾向的人,太喜歡這種別人并不是很好了,面對那些有嫉妒傾向的人,如何學會調整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嫉妒
-
讓你倍感幸福的7個時刻每個人都非常希望渴望獲得幸福,但是幸福的來臨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不過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可以讓你倍感幸福的時刻,那么下面
-
做好事可以增強免疫力做好事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選擇,很多人以為做好事并沒有什么回報,但是也不是完全都是這樣,有一些人做好事會讓自己感覺到非常的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