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解密口頭禪背后的內心密碼
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頭禪,看似不經意的一句口頭禪,其實和我們的潛意識藏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我們說話時,有沒有口頭禪并不妨礙客觀事實的表達,但為何生活中總有那么幾句話會脫口而出?為什么非要加上它們,才覺著完整舒暢?
其實,口頭禪是重大事件對人的影響和積累效應的結果,是重大生活事件的“后遺癥”。人生旅途上遭遇到的重大轉折和變故,會悄然植入心靈并在當下體驗中折射出來。例如,如果一個人總是通過努力獲得成功,對人生充滿信心和掌控感,那么,其口頭禪很可能就是正向語匯,更會把NIKE那句經典的“Nothing is impossible”掛在嘴邊。
而正因為口頭禪是帶有濃厚個人色彩、重復率極高的語言反應模式,它往往暴露了人們心底的某些私密信息,反映了他根本的為人、處事、價值觀。而且相對于一般語言,口頭禪的“激活閾限”要低很多,以致諸多不同情境都能將其誘發出來,并能從“心理詞典”中快速地提取。正是由于口頭禪的“激活閾限”很低,因此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捕捉到心靈的莫爾斯電碼,破譯出他隱蔽的內心世界。
破譯口頭禪的莫爾斯電碼
一位知名人類行為學家曾說:“人類有兩種表情,一種是臉上所呈現的表情,另一種是說話時傳達給對方的信息。”可見,語言是人類的第二表情。而語庫中提用率和重復率較高的口頭禪,就是心靈的莫爾斯電碼,它具有某種心理投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說話者的內心世界。
電碼:“憑什么呀”
MODEL:無論大事小事,公與不公,Anney都會附上她經典的口頭禪“憑什么呀?”一天,大家都在忙手頭的事, Anney在網上看八卦新聞,突然冒出來一句“憑什么呀?”大家以為網上又有新的猛料,趕緊圍攏過去,不料,原來是Anney電腦死機了。一陣“噓”聲后,大家異口同聲地回了一句“憑什么呀?”
心理潛臺詞:事情不該是這樣的,但卻這樣發生了。或出于心理失衡,或基于憤世嫉俗,總之,就是看不慣那些與意愿相悖的事,并以重復出現的這句口頭禪來鳴不平,緩解郁悶。
性格特征:正直,卻有幾分神經質。苛刻,但不一定專門針對你。對公平和特權十分敏感,“憑什么呀”,其實是在訴苦,抑或是在控訴,典型的“憤青”情結。
和他處:提醒他學會管理公平、平衡心態非常必要。因為隨時隨地都有不公現象在發生,事事看不慣,不光自己活得累,別人看著也覺得累。口頭禪所暴露的,常常是心理和思維的慣性,所以,他要管理的不是不公現象,而是自己的不公心態。
電碼:“不靠譜”
MODEL:“我看這事不靠譜!”大家頭腦風暴時,Sam常會來上這么一句,本來熊熊燃燒的激情和創意,頃刻間就被澆滅。
心理潛臺詞:老是把“不靠譜”掛在嘴上,事事擔心,覺著“人人不靠譜”,實際上是主觀在“懷疑一切”。只是Sam從來沒有意識到,“只是我在懷疑罷了”,而非事事都真的可疑,可疑的只是他自己。因為不確信結果,所以就懷疑一切,這不是防微杜漸,而是為不自信和不敢承擔結果找托詞。
性格特征:多疑、苛刻,既求細節又重結果,容不得半點差錯和不順心,典型的完美主義者。很多時候,他顧慮更多的是自己的感受,很難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往往把一些意外因素主觀地歸結到他人身上。
和他處:與他共事要謹慎,最好把丑話說在前頭:“我可不是不靠譜的人,不過一些不可控因素會讓事情的結果難以預期,但我會盡力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嘛。”千萬記得單獨強調一句:“你說對嗎?”直到他點頭承認為止。
電碼:“事情不是這樣的”
MODEL:本來完全可以從正向導入的評論,曾總卻非要從否定別人開始談自己的意見:“事情不是這樣的……”其實,曾總接下來要說的,無非還是“事情是這樣的……”奇怪的是,無論別人說的正確與否,無論是想補充、肯定還是反駁,他都會從這句口頭禪開始自己滔滔不絕的講演。
心理潛臺詞:“事情不是這樣的”,這句口頭禪是特別提醒,它告訴大家,下面我要講自己的觀點了。無論正規場合,還是私下聊天,他都非常害怕自己被忽略,因此總是想通過否定別人來突出自己,某種程度上也可看出其自我認同相對較低。
-
慢不下來其實也是一種病很多人在生活中根本慢不下來,永遠處于一個快節奏的生活當中,但是有研究顯示,一個人總是慢不下來也許就是一種病啦!生活總還是
-
心情不好六種方法幫你宣泄情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一些心理保健方式,心情不好,大家需要注意一些調理方法,要宣泄自己的情緒,而且,要注意懂得流淚,
-
有嫉妒心理傾向的人如何調節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有嫉妒傾向的人,太喜歡這種別人并不是很好了,面對那些有嫉妒傾向的人,如何學會調整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嫉妒
-
讓你倍感幸福的7個時刻每個人都非常希望渴望獲得幸福,但是幸福的來臨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不過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可以讓你倍感幸福的時刻,那么下面
-
做好事可以增強免疫力做好事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選擇,很多人以為做好事并沒有什么回報,但是也不是完全都是這樣,有一些人做好事會讓自己感覺到非常的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