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心乘著翅膀飛到父母身邊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是我們最愛的人,是我們最親近的人。不論我們身處何方,走到哪里,父母的恩情我們都不會忘記。我們要時刻把父母記在心上,才能不愧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曾參,春秋魯國人,世稱“曾子”,以孝著稱。曾參少年時常進山砍柴。有一次,他正在山上砍柴,忽然覺得心痛了一下,知道母親有事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原來,曾參家中突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盼望曾參回家招待客人。曾子之孝,讓他對母親傳出的訊息有著很強的感知力。后人也以詩頌之:“母指方才嚙,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解讀:研究發現,雙胞胎、親人、相愛的人之間,都可能有心靈感應,但從心理學角度看,這是“自證預言效應”的結果。孝順的曾參把母親一個人留在家,心中肯定擔憂。一個偶然的心痛讓他覺得要回家看看,即便那天家里沒來客人,母親肯定也會有打水、洗衣服之類的事情需要他幫忙。不難看出,要想與父母心靈相通,只需要子女常把父母掛心上,及時了解父母的需要。
天冷了,你擔心父母的衣服不夠保暖,便給他們買了羽絨服;八月十五,你擔心父母寂寞,回家陪他們過中秋;下雨了,你擔心父母會滑到,便打電話囑咐他們不要出門……只有學會察言觀色,才能做到“母子連心”。有一次,我打電話回家,爸爸說家里的柴火都被雨水淋濕了,沒法燒火,吃飯只能隨便湊合。我當天就在網上給家里買了電飯煲,哥哥隨后也聽說了,給家里買了一罐煤氣。對他們而言,這就是心有靈犀的溫暖。還有些時候,父母會帶著羨慕的口吻說,誰家買了一樣新物件,讓生活變得方便。盡管他們沒說想要這些東西,但假如兒女足夠細心,記了下來,力所能及地幫他們達成心愿,那么在父母眼中,自己就真的跟兒女心連心了。
“父母在,不遠游。”父母健在的時候,我們理應陪在身邊,悉心照料。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情況不允許我們這樣做,我們只能放棄跟父母團聚的日子,踏出家門去闖蕩。雖然不能在父母身邊,但是我們可以將父母記在心上,時刻不會忘記。這樣我們的心跟父母是緊緊相依的。
-
自我鼓勵 發泄情緒你應該這么做其實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負面的情緒,那么這個時候就要學會發泄,你到底是怎么發泄自己的情緒的人,有的
-
什么樣的壞情緒壞習慣會讓我們一事無成呢?現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面有非常大的危害,那就是心理方面的疾病,但是你知道嗎?如果出現一些壞習慣的話,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
-
女人愛吃醋是不是天生的呢?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都會有吃醋的心情產生的,如果我們的男性朋友們要和陌生的女性說幾句話,你的女朋友就會生氣
-
幾大細節幫助你看穿男性本性在我們的職場生活中,辦公室男人的本性是我們需要了解的,我們要怎么樣才能看出來一個辦公室男人的性格特點來呢,下面就來具體的
-
床頭不可以放的東西到底有哪些呢一般臥室就是我們大家休息的地方,肯定跟我們的生活也是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大家不知道在臥室的床頭不可以放一些小東西,那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