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
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這是享受法律保護的權利,任何人都無法剝奪。教育不能簡單的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來決定一個人是否有受教育的權利。
這是11歲的琦琦第三次被“趕”出校門了。
他并沒有逃課打架,或是在升旗儀式上調皮搗蛋。事實上,中小學“開除學籍”的處分早在10年前就被教育主管部門取消了。
這個小男孩只是有點兒與眾不同,他不太會說話,有時會自己跑出課堂,有時又會忽然把書扔掉。他就是人們所說的“星星的孩子”,醫學上稱之為“自閉癥”。正是這3個字扎痛了其他同學家長的神經,琦琦被學校勸退了。那張課桌,他只擁有了一個星期,但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紀錄。3歲時,他只在幼兒園里待了一個上午。6歲再次入托時,老師“忍”了他3天。
天空能容納放射獨特光芒的星星,但在一群講文明、懂禮貌的孩子中間,一個經常尿濕褲子、會在午休時叫喊的孩子會立刻引起成年人的警惕,成為他們眼中的異類。
琦琦其實不算“異類”——中國自閉癥患者數量多達164萬,全球自閉癥患者超過6700萬。
2014年4月2日是第7個“世界自閉癥日”,藍色燈光在全世界數千座地標性建筑上亮起,幾乎每個城市的電臺女主播都用甜美的嗓音為“星星的孩子”送上祝福,“關愛星星”讀詩會、“星星最美”歌詠比賽、“星爸星媽”親子活動熱鬧開鑼。
就像無數架天文望遠鏡同時對準了這些天空中獨自閃爍的孤單星球,人們一邊“觀測”,一邊唏噓,拋灑愛心和眼淚。然而當這一天過去,藍燈熄滅了,活動結束了,“追星者”四散了,望遠鏡被收藏了。
現實的情況是:因為經濟拮據,在經歷8次搬遷后,杭州一所支撐了11年的自閉癥兒童學校面臨關停。創辦者想把它無償交給政府,卻沒有收到任何答復;因為沒人照顧,也沒法入學,西安的一位父親不得不在開電動三輪車拉活兒時,用布條把患有自閉癥的兒子綁在車上;因為鄰居無法接受,3年內,南京的一位母親帶著一對自閉癥雙胞胎搬了3次家。
望遠鏡里能看見的,是他們生命的光;望遠鏡里看不見的,是他們生命周遭的黑暗——孤獨、無助、飽受歧視、希望微茫。一年一度的關注無法解決綿延一生的困境,在中國只有不到10%的自閉癥兒童接受過正常教育,每年只有兩萬名患兒能得到國家財政的補貼。
如果一個人對你“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即使他不是故意為之,你還會試著跟他交流,試著了解他,甚至喜歡他嗎?
你可以像接受人沒有翅膀那樣,接受他的沉默,也可以像游說異見者那樣,嘗試對他喋喋不休。請撤掉望遠鏡,在足夠近的地方,看一看這些孩子。他們的確有些不一樣,但他們絕不是外星人。
在醫學專家看來,患有自閉癥的孩子應該也有能力進入普通學校,接受“融合教育”,這是歐美和中國港臺地區近一二十年來通行的做法。
不少被丟進人堆里的孩子像一顆顆生機勃勃的種子,會自己長出曾經缺失的人際交往的藤蔓,有些還在繪畫、音樂和數學等領域表現出卓越的才能。
但“融合教育”并不是簡單地把孩子扔進普通學校“混班上課”,還需要有專業知識、有經驗的老師,特別的教學設計和包容的人際環境。
如今,對琦琦來說,最遠的距離,就是校門內外。他已經能夠艱難地念出“我要學校”,但依然沒有學校愿意接納他。這當然容易理解,對他們來說,不影響大多數正常的孩子,顯然更加重要。
每一個人生下來就是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任何人沒有權利決定其他人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我們要維護自己的權利,不要讓任何人剝奪自己受教育的權利。
-
自我鼓勵 發泄情緒你應該這么做其實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負面的情緒,那么這個時候就要學會發泄,你到底是怎么發泄自己的情緒的人,有的
-
什么樣的壞情緒壞習慣會讓我們一事無成呢?現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面有非常大的危害,那就是心理方面的疾病,但是你知道嗎?如果出現一些壞習慣的話,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
-
女人愛吃醋是不是天生的呢?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都會有吃醋的心情產生的,如果我們的男性朋友們要和陌生的女性說幾句話,你的女朋友就會生氣
-
幾大細節幫助你看穿男性本性在我們的職場生活中,辦公室男人的本性是我們需要了解的,我們要怎么樣才能看出來一個辦公室男人的性格特點來呢,下面就來具體的
-
床頭不可以放的東西到底有哪些呢一般臥室就是我們大家休息的地方,肯定跟我們的生活也是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大家不知道在臥室的床頭不可以放一些小東西,那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