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國人的“乘人之喜”
在中國,幾乎隔三差五就會有很多的節日,這些節日有些是朋友的生日,有些是喬遷之喜,有些是新婚之喜,很多很多的慶典和中國本來就有很多的節日,導致中國人的乘人之喜特別的多。
剛剛過去的5月18日在中國人眼里是個好日子,喬遷新居,商場開業,新人結婚,一輛輛花車從街道上滑過,更增添了喜慶氣氛。喜慶之余,人們也在算計自己的銀子又少了多少。只要有喜事,中國人總要慶賀一番,讓“有喜”的人出出血。哪怕是工資漲了一級,也要請同部門的人吃上一頓。這或許有點“乘人之喜”的意味。有些商家也會趁人們有喜事的時候漫天要價,但人們也不會一味地去講價而耽誤辦事。中國人為什么喜歡“趁人之喜”?怎樣的心理特點驅使人們去這樣做呢?就此問題,記者采訪了天津大學心理研究所的華道云教授。
交往需要使“乘人之喜”盛行
華道云指出,喜歡熱鬧,與朋友交往是人固有的心理需求,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閑暇時間大多在自己家里休息,看電視、上網和玩游戲,過去下班后互相串門的形式越來越少,即使到了春節,拜年和互相走動的也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打電話或者發短信問候。這無形中使人們的交往需要產生了欠缺。一種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人們就會下意識地用其他的方式來補償。傳統的交往方式少了,人們自然而然地會以新的方式交往、聯系。這樣,以喜事為由頭慶賀一番,大家聚一聚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多。
在市場經濟越來越發達,競爭日益白熱化的今天,人們都希望多結交一些朋友,為自己的事業多開辟一條道路。聚會是認識朋友的很好場合,為了事業,人們也越來越喜歡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聚會。
中國的傳統節日的淡化,也為“乘人之喜”抬頭提供了機會。以俄羅斯為例,俄國人熱情奔放,很喜歡聚會。他們找各種各樣的噱頭來與朋友聚會。每個人過生日,都會邀請很多朋友來熱鬧一下,如果圈子里實在沒有人過生日了,他們就會一起來過列寧誕辰紀念日,斯大林誕辰紀念日等等。而中國的傳統習慣是,年輕人的生日一般是不受重視的,等到兒孫滿堂的時候,才會慶賀生日,這也使年輕人的交往需要得不到滿足。近年來,中國傳統節日受重視的程度遠不如前,重大的傳統節日一年也只有一個春節,不像西方有圣誕節、復活節、感恩節、萬圣節等等。這樣,人們有喜事的時候,就會像過節一樣,慶賀一番,滿足喜歡熱鬧,向往快樂的心理需求。
在中國經常會有這樣和那樣的喜事,這些喜事特別的多在中國人里,那么你是不是在生活中也會有很多這樣和那樣的喜事呢,面對這些喜事你又是怎么面對的呢。
-
自我鼓勵 發泄情緒你應該這么做其實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負面的情緒,那么這個時候就要學會發泄,你到底是怎么發泄自己的情緒的人,有的
-
什么樣的壞情緒壞習慣會讓我們一事無成呢?現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面有非常大的危害,那就是心理方面的疾病,但是你知道嗎?如果出現一些壞習慣的話,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
-
女人愛吃醋是不是天生的呢?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都會有吃醋的心情產生的,如果我們的男性朋友們要和陌生的女性說幾句話,你的女朋友就會生氣
-
幾大細節幫助你看穿男性本性在我們的職場生活中,辦公室男人的本性是我們需要了解的,我們要怎么樣才能看出來一個辦公室男人的性格特點來呢,下面就來具體的
-
床頭不可以放的東西到底有哪些呢一般臥室就是我們大家休息的地方,肯定跟我們的生活也是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大家不知道在臥室的床頭不可以放一些小東西,那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