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為啥老覺得自己“有病”
本期主人公A女士三十五歲。九年來,她一直懷疑自己患有泌尿系統感染等病。為了治療,她記不清去過多少醫院,進行了多少次化驗,她保存的各種化驗單就有兩寸多厚,每次檢查結果都表明她沒有那些病,身體還不錯。但是,她卻不相信醫院的檢查結果。她變得焦慮、緊張、恐懼、失眠……甚至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她究竟是怎么啦?為什么身體一向健康的她總覺得自己有病呢?
她被疑病癥折磨了九年
一次意外的驚嚇
A女士是一名從事鉆探測量的工人,由于工作的需要,她經常在野外作業。
大約九年前的一天,她像以往一樣在一個露天工地上干活,過了一會兒,突然感到有些尿急,她便跑到離工地不遠的一個大油桶后面小便。然而,就在她剛剛小便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她看見一條蛇在蠕動,而且就在她的附近。她頓時毛骨悚然,穿好衣服趕緊往工地上跑。
A女士說,她搞不清楚,為什么這件事發生后,她晚上經常做噩夢,還夢見找廁所。人們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可是,她白天并沒有想這件事,因為當時的情景想起來就害怕。不僅做噩夢,她的身體似乎也發生了病變,經常尿急、尿頻,小便的次數特別多,小肚子也不時地憋脹。
二寸厚的化驗單
A女士以為,自己經常做噩夢、尿頻、尿急、小肚子憋脹這些機體的不良反應是因為泌尿系統發生了感染,并懷疑自己得了性病。為了證實她的想法并得到有效治療,她先來到當地的縣醫院,抽血,化驗尿常規,查腎病,查性病,做泌尿系統的各種檢查。檢查結果出來了,尿常規正常,也沒有腎病,更沒有性病。A女士的丈夫看了檢查結果高興極了,原來妻子并沒有那些病。可是,A女士還是認為自己有病,她要丈夫帶她到省里的醫院去檢查,結果當然還是一樣的。但遺憾的是,她不相信檢查結果。
如今,九年過去了。她的丈夫領著她到處跑著去檢查化驗。她說她已記不清這些年走過了多少家醫院,進行過多少次化驗,像氟哌酸、抗菌優、呋喃西林等藥吃了許多。現在她保存的化驗單、各種藥單足有二寸多厚。
痛苦的現實
A女士說她特別留戀九年前的那些幸福歲月。那時,她與青梅竹馬的丈夫感情深厚,有一個可愛的兒子,她和婆婆、公公相處得也很融洽。A女士感到自從她病了以后,一切都變了,除了丈夫還像以前一樣體貼她外,親人們對她的態度好像都變了,生活變得沉重了,更沒有什么快樂可言。
因為她經常感到尿急常去小便,勢必會影響她正常的工作,還會影響到她的收入,從而使家庭的生活質量降低;而且,晚上睡不踏實,又常做噩夢,影響了正常的夫妻生活。
因為總懷疑自己有病,而檢查又沒有結果,她變得煩躁、焦慮、多心、情緒多變,甚至開始懷疑丈夫有了外遇,與丈夫吵鬧。起初那幾年,夫妻二人只是偶而爭吵兩句,丈夫讓著她,可后來,兩個人吵的次數漸漸多了。她說她也不想吵架,但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他們夫妻的吵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正在成長中的兒子的情緒,尤其是現在,兒子已經上初中了,他們一吵架,兒子的心情也很糟糕,兒子常說爸爸媽媽別吵了,再吵我就離家出走了。
因為丈夫總帶她出去檢查,又看不出什么病來。時間久了,引起了公公婆婆的不滿。他們認為她是無病呻吟,亂花錢,與她的關系變得緊張了。在這種情況下,她的父母對她的公公、婆婆也有了看法,以為女兒得不到婆家人的關心,親家之間的關系也不如以前和諧了。
她說,這九年,因為不斷去醫院,花了好多錢,她們家的經濟狀況也不如以前了。盡管家人和朋友常勸她不用老去醫院花冤枉錢,她的身體挺健康的。但她總覺得自己有泌尿系統感染等疾病,現在她還想去醫院做化驗和各種檢查。
她的病在心
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主人公在長達九年的時間里反復求醫進行各種各樣的化驗,并至今難以自拔。促使她這種行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那一次意外的驚嚇事件,那次驚嚇所產生的陰影在潛意識中一直糾纏著她。
按照生物醫學的慣例,認為尿頻、尿急,尿常規正常,沒有尿痛等癥狀,不構成泌尿系統感染。從心理———社會———生物學模式來講,主人公發生尿頻尿急這些機體反應,與她生活中發生的應激事件有關。她被蛇驚嚇后,精神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驚恐、畏懼、痛苦等心理反應與尿頻尿急等生理反應聯系了起來。而在事情發生的初期,主人公的這些痛苦沒有得到正確的心理引導,慢慢地主人公一直以為是軀體有了疾病,她不停地去醫院進行檢查,對當地醫院不放心,又不遠萬里到處跑著去檢查,檢查的結果自然還是一樣,她沒有那些軀體疾病。但她在心里無法認同“自己沒病”這一事實,心理負擔無疑會加重。另一方面,由于長期就診,她正常的工作受到了影響,經濟收入也降低了;檢查吃藥這么多年的花費也是一筆昂貴的開銷,生活質量自然會降低;經常外出看病,婆婆公公有了怨言,她感到很難過;而她的娘家人又對其丈夫和婆婆公公不滿意,她的丈夫也覺得自己非常委屈,兩親家的關系也變得緊張了。以上這些因素,都在某種程度上使主人公更加壓抑、緊張、焦急、不安、恐懼,她感到得不到親人們的理解,痛苦不堪,甚至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鑒于主人公的病存在于思想上和精神上,建議她在以下幾方面進行調整:
宣泄。不管心中有多少難言的苦楚,只要適當地進行宣泄,壓力便可得到釋放,心情也能得到放松。A女士應設法讓自己冷靜下來,合理地宣泄自己的情緒,向自己的丈夫訴說心中的痛苦,還可以找知心的朋友傾訴,給自己的不良情緒找一個“發泄口”多聊一聊,讓別人知道你真實的想法,別人會漸漸地理解你,同情你的境遇。
改變固有的思維定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A女士九年前受到一條蛇的驚嚇后,經常做噩夢,尿頻、尿急,懷疑自己有泌尿系統疾病等等,這些原有的思維模式一直影響著她的生活。現在,要改變這種想法,那只不過是一次意外的事件,努力讓自己忘記那一幕。
轉移。不要總想這件事,想想自己有哪些愛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可以去運動,也可以去唱歌,采取多種辦法分散自己對疾病的注意力,才能保持愉快的心境和樂觀的情緒。
暗示。給自己多一點良好的暗示,對改變情緒非常重要。不斷地告訴自己我沒有病,即使有病,只要吃藥,就很快能痊愈等等。
進行適當的心理訓練,因為心理的原因造成尿頻尿急,現在可以試著限定憋尿時間,若以前為一小時小便一次,現在努力讓自己堅持兩小時,長期下去,會有不錯的效果。而且,堅持下去,你的心情會變得不再緊張和焦慮,重新找回工作和生活的信心。
家庭配合。對于A女士的家人來講,一定要明白她的病歸根到底只是心病,并不是軀體方面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照顧A女士的情緒,盡量避免在她面前談論與疾病相關的話題,以免她產生聯想。所以要多鼓勵她,經常給予心理疏導和安慰,讓她知道自己是一個健康的人,沒有人嫌棄她。
A女士自己也要多想想家庭和孩子,想想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應擔起的責任,多關心關心孩子的成長,關心丈夫的事業。慢慢地,她便不會像以住那樣過分地關注自己,對自身健康或疾病過分擔心,她的生活也會變得美好起來。
認識疑病癥
疑病癥又稱疑病性神經癥,是以疑病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癥。患者對自身健康狀況或身體的某一部分功能過分關注,懷疑患了某種嚴重的軀體或精神疾病,但與其實際健康狀況不符,雖然醫生對疾病解釋或客觀檢查正常,仍不足以消除患者固有的成見。通常疑病癥患者伴有緊張、焦慮和抑郁,四處求醫多方檢查,采用一般性說明方法無法消除其思想顧慮。
這一類病人常有以下的疑病性格特征:過度注意自己的軀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對自己體內不舒服感覺非常敏感,過多地自我注意、自我檢查、自我暗示,甚至將正常的生理性感覺擴大為疑病的臆想。例如將心悸、胃腸道不適感覺擴大為心臟病、癌癥等,為此到處求醫覓藥。這類人喜歡翻閱各種醫學書刊及報紙,對衛生常識、醫療信息特別注意和敏感,無端地自我聯系,希望從中找出致病的原因及治病的良方秘訣,為此產生不必要的緊張、疑慮、擔心和憂慮等情緒反應。典型抑郁質和體質欠佳者容易誘發疑病癥。
對于疑病癥的診斷必須十分慎重,不應亂下結論。原因有三:其一,疑病癥是一種功能性神經癥,必須對患者進行認真細致的客觀檢查,在排除器質性疾病基礎上,才能下本病診斷。輕率下診斷,將器質性疾病誤診為功能性疾病,會延誤病情,危害病人健康。其二,不少患者對疑病癥診斷有反感,常將疑病癥與裝病等同起來,導致對醫生不信任,這樣不利于心理治療。對可疑病例,寧可繼續觀察,或者邊診治,邊觀察,最后確立準確診斷,這樣做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對確診為疑病癥的患者,以心理治療為主,結合其他綜合措施,才能有效地促使其恢復健康,消除疑病觀念。
相關文章
-
2大恐怖疑病癥排行榜在現在的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可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疾病,但是有些疾病,再出現以后真的是非常痛苦,但是生活中沒有
-
疑病癥如不治療會帶來哪些危害人與人之間有很大的區別,特別是體現在心理思維上有的非常感到敏感,例如在閱讀了有關醫學書記雜志后,使其在看到某種疾病介紹后
-
疑病癥的主要表現有哪些?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存在疑心戒律,使之這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日常有的人群在對待每件事情時都特別的感到疑心重重,而有的卻在懷
-
“路怒族”為何駕馭不了自己的情緒?現代社會,各大城市的機動車保有量越來越高,受到交通環境、社會壓力、個人性格等因素的影響,“路怒癥”在司機
-
多疑的兩大常見類型有哪些?人人都有多疑的一面,而就是這種病的出現會影響大家的心理健康,因此人們在面對這種毛病的時候更是要找到類型,只有摸清楚這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