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交流可以治療疑病癥
疑病癥,又稱為疑病性神經癥,是指患者表現出的,對自身的健康 狀態過分關注,并深信自己已經患有某種疾病,經常感到不適,但與實際健康狀況并不符合的一組精神病理狀態。
疑病癥患者多是在軀體疾病后或在精神刺激誘因下起病的,病前多有敏感多疑、自愛自憐、強迫固執等個性。發病年齡多在20~30歲,癥狀可持續數月或數年。患者常因多方求醫而耗費大量錢財,并引起人際關系緊張,嚴重者工作和生活都受到明顯的影響,甚至喪失勞動力。
疑病癥因何而起?目前有多種觀點。其中之一認為是患者因受親人患病、死亡等外部因素的刺激而過于關注自身健康狀況所致。另一種看法認為是“疾病角色”在起作用——患者試圖因“病”而獲得同情、關注和照顧,以減免自己的職責或延緩難以面對的挑戰。根據張凱的經歷來看,他主要是因為前一種狀況——因為媽媽患病帶來的生活的壓力使他比常人更加擔心自己是不是患有疾病,憂心忡忡之下形成了疑病癥。
對于疑病癥的治療,目前主要有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兩種方法。
臨床調查發現,80%的疑病癥患者會伴有焦慮和抑郁癥 狀。因此,藥物治療一般是采用抗抑郁藥物,以解除患者伴發的焦慮和抑郁。但藥物治療對疑病癥的治療并無實質意義的作用,僅起輔助作用。心理治療才是消除此病癥的主要治療形式。
心理治療的目的在于讓患者逐步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質,改變錯誤的觀念,解除或減輕精神因素的影響,使患者對自己的身體情況與健康狀態有一個相對正確的評估,并學會自我調節。其中,患者的自我調節是最重要的,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相信科學,相信醫生,認識自我,增強自信。疑病癥患者往往固執、多疑、敏感,遇事過多地考慮悲觀一面,缺乏自信。為此,疑病癥患者要做到在正確的自我評價基礎上,主動調節自我的心理不適,充分肯定自己的優勢,樹立自信心。
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疑病癥病人可在每天早上起床時,對自己進行暗示說:“檢查已證明,我沒有軀體疾病,我只是‘無病呻吟’、‘庸人自擾’而已。”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就會在心理上消除疑病的顧慮。
熱愛自己的工作和學習,并積極參加各種活動,豐富自己的生活。患者應每天堅持體育鍛煉,以促進血液循環,使頭腦清醒,精神爽快,這樣,緊張的心理就可以得到充分放松。
此外,多與親人和朋友交流,對調節自己的心理不適,最終治愈疑病癥也有很大的幫助。
-
2大恐怖疑病癥排行榜在現在的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可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疾病,但是有些疾病,再出現以后真的是非常痛苦,但是生活中沒有
-
疑病癥如不治療會帶來哪些危害人與人之間有很大的區別,特別是體現在心理思維上有的非常感到敏感,例如在閱讀了有關醫學書記雜志后,使其在看到某種疾病介紹后
-
疑病癥的主要表現有哪些?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存在疑心戒律,使之這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日常有的人群在對待每件事情時都特別的感到疑心重重,而有的卻在懷
-
“路怒族”為何駕馭不了自己的情緒?現代社會,各大城市的機動車保有量越來越高,受到交通環境、社會壓力、個人性格等因素的影響,“路怒癥”在司機
-
多疑的兩大常見類型有哪些?人人都有多疑的一面,而就是這種病的出現會影響大家的心理健康,因此人們在面對這種毛病的時候更是要找到類型,只有摸清楚這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