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網絡綜合征
網絡虛擬性易引發青少年學生人際關系障礙和多種情感問題。心理學家榮格說:"生活在現實世界的人們戴著各種各樣的人格面具,人格面具的作用是在于給人一個很好的公開展示的一面,以便得到社會的承認,它保證了我們能夠與人甚至是我們并不喜歡的人的和睦相處。"沉湎于網絡里的人們,由于網絡交往的虛擬性,往往會撕去"人格面具",這樣就與現實社會的需求形成一個巨大的心理反差。網絡給青少年學生帶來各種人際關系障礙和情感問題,主要有網絡孤獨癥、人際信任危機和網戀網婚等。網絡孤獨癥是指過分關注人機對話,淡化了個人與社會及他人的交往,原離周圍伙伴,變得越來越孤僻。美國的一項調查表明,每周上網一小時,會有40%的人孤獨程度增加20%。我國的相關調查也顯示,在上網的青少年學生中,有20%的人有情緒低落和孤獨感,12%的人與家人、朋友疏遠。
“網絡上癮癥”、“網絡孤獨癥”等網絡傳播人伴生品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構成危害與威脅.
電腦空間到處都是新鮮的事物,而且在不斷地增加著。因此對易于接受新鮮事物的青少年有著無限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往往會導致青少年對網絡的極度迷戀。男性大學生是網迷的中堅力量,由于他們心理素質不強,自制能力相對較弱,所以成為網絡性心理障礙的多發群體。患者因為缺乏社會溝通和人際交流,將網絡世界當作現實生活,脫離時代,與他人沒有共同語言,從而出現孤獨不安、情緒低落、思維遲鈍、自我評價降低等癥狀,嚴重的甚至有自殺意念和行為。
醫學上把這種癥狀叫作“互聯網成癮綜合征”,簡稱IAD。有研究顯示,長時間上網會使大腦中的化學物多巴胺水平升高,這種化學物質令患者呈現短時間的高度興奮,沉溺于網絡的虛擬世界不能自拔,但之后的頹廢感和沮喪卻較前更為嚴重。時間一長,這些影響就會帶來一系列復雜的生理和生物化學變化。患者初期只是表現為網絡的精神依賴,渴望上網沖浪、玩游戲,之后就很容易發展為身體上的依賴,出現食欲不振、焦躁不安等,甚至會引發心血管疾病等各種疾患,需要接受深度的心理輔導。
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與“網德”教育相結合
青少年是人生的一個最重要的塑造期,是個體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渡期,青少年精力旺盛、富于想象力和創造力,是人生的黃金時期,但也是人生一個最為脆弱和危險的時期。現代都市青少年的生理成熟往往與心理成熟滯后形成矛盾,生理心理需求與現實也形成矛盾,生理心理發展需求與社會環境教育更產生了矛盾,這些都會使青少年難于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和性意識,難于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易使青少年產生心理健康問題,這是青少年在網絡中行為失范的重要根源。筆者曾廣泛收集各種宣傳媒體上的案例,并深入到網吧調查了解,通過對大量個案分析發現,許多少年黑客往往都性格孤僻、攻擊欲強、缺少責任感,許多網絡上癮癥、網絡孤獨癥患者、網絡信息污染的始作俑者和沉迷者,往往也都性格孤僻、缺乏理想、缺少良好的興趣愛好等。所以,關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加強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性教育,可以達到“疏”的效果,使青少年具有良好的上網心態,從而使用網絡更加理性。因此,大、中、小學校要盡快做好青少年心理監控和咨詢工作,家長、教師尤其要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要把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與“網德”教育結合起來,要轉變教育觀念和模式,要了解并尊重青少年生理心理發展規律,要加強師生、親子、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
-
3個有趣的心理學笑話相信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生氣或者是不開心的時候,那么這種情況真的是非常痛苦的,那么就像是身體上面有一個疤痕,或
-
經常看笑話對自身健康有什么好處?都說笑一笑,十年少。經常保持開心,保持笑臉,作用可大了去了。快樂的心理對我們身心有益處,這是毫無疑問的。相反,整體愁眉苦
-
很牛的笑話,一般人看不到最后能活躍氣氛,做個風情、幽默的人,是很多人所希望的,可如果有些人天上就沒有幽默細胞這可如何是好?倒不如我們借鑒別人的,都看
-
開心一刻,是時候讓自己笑一笑了工作一天重復一天,日子簡單枯燥地過,你是否覺得生活沒有一絲波瀾跟驚喜,變得毫無樂趣可言。你突然覺得活著好沒意思,不想出門
-
工作無聊么 來看看笑話解解悶吧工作無聊么,來看看笑話解悶吧。許多上班族常常抱怨工作太無聊,缺乏生趣,其實不然,工作本身就是一件嚴肅沉穩的事情,要是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