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就是合理 談合理性的歪曲
合理性這一概念總是會被人曲解,而當描述這一概念所使用的術語太過寬泛,又或者是模棱兩可以至于它可以代表任何意義時,這個詞語就失去了它的重要性,而這種混亂,造成的后果是對合理性這一概念的歪曲。
很多年來,合理性(rationality)這一話題一直為人們所熱議。有關這一話題的文獻——不管是大眾的還是學術的——已是汗牛充棟,它們闡述了訓練合理性思維(Rationalthinking)的各種技巧。如今,每一個人似乎各自都有對合理性的理解。然而,這一概念總是會被人曲解,而當描述這一概念所使用的術語太過寬泛,又或者是模棱兩可以至于它可以代表任何意義時,這個詞語就失去了它的重要性,而這種混亂,造成的后果是對合理性這一概念的歪曲。
在最近的一次采訪當中,我向認知科學家基思•斯坦諾維西(KeithStanovich)詢問:
對合理性的歪曲最常見的形式是哪兩種?我明白這種歪曲俯拾即是,但如果我們將探討限定于其中兩種的話會是什么。同時,我們應該如何對抗這些錯誤的觀點。
以下是斯坦諾維西博士的回答:
在所有的著作當中,我有許多關于這些歪曲的闡述,但最具體的是在《現代世界之決策與合理性》(牛津大學出版社)這部著作的開頭部分。在那里,我論述了兩種對合理性思維的誤解。
1、合理性思維與邏輯思維(logicthinking)相較并無特別取長之處。
2、情緒本質上是不合理的。
這是問題的關鍵——將這兩個問題交纏在一起。在我的著作當中,我認為合理性是人類最重要的價值之一。思考與行為都遵循合理的原則,這對于一個人的幸福與康樂至為重要。我在這本書中賦予這個概念以極高的地位,這或許與其他人所作的描述相左。這些描述要么認為合理性思維沒有意義,即這并不比解決教科書上的邏輯問題需要更多的能力,或者是認為這與人類的滿足感對立,諸如是對愉快的情感生活的一種損害。這些關于合理性的觀點,其根源來自于人們有限的以及錯誤的對合理性思維的看法,同時與現代認知科學對合理性的研究不相符合。
字典對合理性的定義(“合乎理性的狀態或性質”)相當蹩腳和不具體,而一些批評家為了貶低這一概念的重要性,于是對其大肆曲解,其中包括窄化定義的范圍,將其等同于簡單的邏輯推理能力,如同哲學導論(psychology101)中論述的三段論邏輯推理。相反,現代認知科學中的合理性意義(相比較而言)則更加堅實與重要。
認知科學家認可兩種類型的合理性:工具合理性(instrumental)與認識合理性(epistemic)。工具合理性有一個最簡單的定義:基于可用的(物質與精神的)資源,采取最優的行為方式以滿足自己最大的需求,這一定義強調最多的是它建立在實用世界的基礎之上。同時,另一種認知科學家所研究的合理性被稱為認識合理性,這種合理性關注的是我們的信念如何映現于實在的世界結構。這兩種合理性相互聯系,為了采取行動以實現目標,我們需要將這些行動建立在信念的基礎之上,而同時這些信念要恰好符合現實世界的要求。
盡管很多人覺得(不管這是被誤導與否)自己沒有解決教科書上邏輯問題的能力也無妨——這也正是合理性的歪曲概念能夠削弱其地位的原因所在——但是,人人都愿意接受認識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如果這兩個概念被合理定義的話。事實上,所有人都希望他們的信念多少是與現實相符的,同時也希望他們的行為能夠最大程度地促進目標的實現。心理學家肯•曼克特洛(KenManktelow)強調了這兩種合理性的實踐性(practicality),說明它們關乎兩個關鍵的問題:什么是對的以及做什么。認識合理性關乎的是什么是對的,而工具合理性關乎的是做什么。我們的信念如果要合理的話,它們就必須符合現實世界的運行方式,即它們必須是真實的。我們的行為如果要合理的話,它們就必須是達成目標的最佳手段,即它們必須是最佳的行為。
-
3個有趣的心理學笑話相信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生氣或者是不開心的時候,那么這種情況真的是非常痛苦的,那么就像是身體上面有一個疤痕,或
-
經常看笑話對自身健康有什么好處?都說笑一笑,十年少。經常保持開心,保持笑臉,作用可大了去了。快樂的心理對我們身心有益處,這是毫無疑問的。相反,整體愁眉苦
-
很牛的笑話,一般人看不到最后能活躍氣氛,做個風情、幽默的人,是很多人所希望的,可如果有些人天上就沒有幽默細胞這可如何是好?倒不如我們借鑒別人的,都看
-
開心一刻,是時候讓自己笑一笑了工作一天重復一天,日子簡單枯燥地過,你是否覺得生活沒有一絲波瀾跟驚喜,變得毫無樂趣可言。你突然覺得活著好沒意思,不想出門
-
工作無聊么 來看看笑話解解悶吧工作無聊么,來看看笑話解悶吧。許多上班族常常抱怨工作太無聊,缺乏生趣,其實不然,工作本身就是一件嚴肅沉穩的事情,要是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