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總會記不得自己前一分鐘做了什么
為什么有時候我們一個出神,就像靈魂出竅一樣,等轉過身來,完全不記得之前是準備干什么了?這種奇怪的心理現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心理學家們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白日夢,這可是個讓人喜憂參半的東西。它能帶來奇思妙想,激發創作靈感。它也讓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變低。心理學家還給它新添了一項罪名——引發遺忘。你是否曾在開會時因為心不在焉而不大記得清老板剛才說了什么?或是在談話中開了小差,就再也找不回原來的話題?
這一次,就讓我們聚焦因思緒的飛揚引發的遺忘
白日夢誘發遺忘
“白日夢會誘發遺忘”——2002年,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薩哈克楊和她的導師凱利在一項關于“定向遺忘”機制的研究提到了這個現象。
所謂定向遺忘,就是有意的,有指向性的遺忘——比如想要忘掉剛剛分手的前男友或女友的電話。心理學家常采用詞表方式研究這種遺忘。他們讓參與者會學習兩份詞表。呈現完第一份詞表后,要求一些參與者記住前面所學的,并繼續學習第二份詞表;而要求另外一些人忘記剛才學習的內容,把精力集中在下一份詞表上。兩份詞表之后,參與者做一些諸如數學題等無關的任務,然后自由回憶剛才學習過的單詞。結果顯示,對第一份詞表的記憶成績,被要求遺忘的參與者果然比要求記住的人更差。這樣,“定向遺忘”的效應便出現了。
而在薩哈克楊和凱利的這項實驗中,學習完第一份詞表后,有些參與者被要求想象如果自己是隱形人,不必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會去做什么。而另外一部分人則和定向遺忘中的詞表方式一樣,被要求記住或忘記剛才學習的內容。結果,這場關于隱形人的天馬行空的幻想,竟然和遺忘的指令一樣,都會讓參與者對第一份詞表的記憶成績變差。
1912年發行的德國明信片上,一位男子正在做白日夢。
神游越遠,遺忘越多
這個現象只是冰山一角。后來,薩哈克楊來到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格林波若分校做助理教授。2010年,她和該校的迪蘭尼等人的一項研究得出,人的思緒飄忽得越“遠”,把之前的事情就忘得越多。
研究者仍然采用詞表方式,在實驗室里誘發白日夢的場景。他們控制了這些白日夢的遠近。在第一個實驗的兩份詞表之間,一些人想象他們正在父母的房子里——那可能是好幾個星期之前的事情了。而另外一些人則想象他們現在住的房子——他們今早才從那里過來實驗室。最終的自由回憶結果顯示,盡管這些參與者對于第二份詞表的回憶率并沒有差別,但對于第一份詞表,那些想象自己父母的房子的參與者記憶成績更差。而且,離開父母房子的時間越久遠,詞表遺忘得越多。
相關文章
-
什么原因會導致孩子缺乏自信心其實大家都不知道孩子的自信心,也是孩子成長對于觀點的一個部分,但是很多傳統的教育方式肯定會導致孩子的心理方面,會出現一些
-
什么原因導致孩子缺乏自信其實大家都不知道孩子的自信心,也是孩子成長對于觀點的一個部分,但是很多傳統的教育方式肯定會導致孩子的心理方面,會出現一些
-
不經意的五句話傷害孩子敏感的心是不是每個家長從來都沒有想象過自己隨便說出的話,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特別大的一些影響的,那么到底有哪些話會帶給一些孩子
-
親子溝通的四大誤區作為父母總是免不了有時候會責怪自己的孩子,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將一些事情或者是將一些其他的一些分開才可以,這樣的話不管是
-
媽媽要知道的孩子成長問題我們都知道多少年是越來越多了,而且多少年也是有著孤單不適應的環境,或者是總是自以為是,感覺是特別的傲慢的,但是媽媽們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