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談話時總不忘談及自己 這是為什么
很多人在談話時,都喜歡談論關于自己的內容,統計發現,超過百分之四十的內容是向其他人表達自己的。這是自我表現還是什么別的心理呢?有沒有科學依據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通過五個大腦成像及行為實驗,哈佛大學的神經學科學家發現了其中的緣由──與他人分享想法時,腦細胞和腦突觸層面的活動會讓我們產生非常強烈的滿足感,讓我們情不自禁地去這么做。
對人們腦部的掃描成像顯示,在“顯擺”的同時,隸屬中腦邊緣多巴胺神經系統的大腦區域的活動往往會突然增強。該系統與性、食物或金錢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存在關聯。哈佛大學神經學科學家戴安娜?塔米爾說,“自我表現格外讓人滿足,為了談論自己人們甚至愿意放棄金錢。”塔米爾與哈佛大學的同事杰森?米切爾合作完成了這些實驗,他們的研究發現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為了評估人們對研究人員所說的“自我表現”的欲望,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展開實驗查證人們是否會異乎尋常地看重與他人分享想法和感受的機會。他們還監測了部分志愿者的大腦活動,以此觀察人們在談論自己而不是他人時哪些大腦區域最為興奮。參與實驗的數十名志愿者大多數為住在哈佛附近的美國人。
在數項測試中,如果志愿者選擇回答有關他人而不是自己的問題,研究人員會發給他們一些現金作為激勵,現金數額有所浮動,最高為四美分。測試的問題包括他們是否喜歡滑板滑雪或者是否喜歡吃匹薩上的蘑菇等隨意的話題,其他問題則涉及智力、好奇心或進取心等個性特征。
盡管談論他人能獲得現金激勵,人們還是常常愿意放棄17%至25%的可能收入來談論自己,以便向他人表露自己的個人信息。塔米爾說,“我們開玩笑說這些錢可是用來探究你們的想法的。”
科學家們在相關測試中使用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掃描儀跟蹤與心理活動相關的神經元之間的血液流動的變化,以此觀察人們在談論自己的信念和選擇而不是思考有關他人的事情時,哪些大腦區域的反應最強烈。
總體而言,在自我表現行為發生的同時,隸屬中腦邊緣多巴胺神經系統的大腦區域的活動往往會突然增強。該系統與性、食物或金錢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存在關聯。
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心理學家杰米?彭尼貝克說道,“我認為確實是這樣的,我們非常喜歡別人傾聽我們說話的感覺,否則我們還上tweet干嘛呢?”彭尼貝克的研究領域為人們如何處理秘密和自我表現,他并未參與此項研究項目。
好文推薦:
-
什么原因會導致孩子缺乏自信心其實大家都不知道孩子的自信心,也是孩子成長對于觀點的一個部分,但是很多傳統的教育方式肯定會導致孩子的心理方面,會出現一些
-
什么原因導致孩子缺乏自信其實大家都不知道孩子的自信心,也是孩子成長對于觀點的一個部分,但是很多傳統的教育方式肯定會導致孩子的心理方面,會出現一些
-
不經意的五句話傷害孩子敏感的心是不是每個家長從來都沒有想象過自己隨便說出的話,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特別大的一些影響的,那么到底有哪些話會帶給一些孩子
-
親子溝通的四大誤區作為父母總是免不了有時候會責怪自己的孩子,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將一些事情或者是將一些其他的一些分開才可以,這樣的話不管是
-
媽媽要知道的孩子成長問題我們都知道多少年是越來越多了,而且多少年也是有著孤單不適應的環境,或者是總是自以為是,感覺是特別的傲慢的,但是媽媽們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