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療法簡介
格式塔治療又稱完形療法,是現象主義與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事例它由弗里茲佩爾斯等所開創.本療法亦屬于人本—存在主義取向的心理療法之一.
一、基本理論
(一)人性觀:重新擁有
完形理論以存在主義和現象學為基礎,從整體的觀點來看待人格,即人的每一部分都與整體密切聯結。
(二)此時此刻的現象觀:力量存在與現在
佩爾斯認為,因為往者已矣,來者則尚未來臨,所以,除了“此時此刻”,沒有什么東西是存在的。格式塔治療強調現在此時此刻的的體驗才是最重要的,沉湎于過去實際上就是在逃避體驗現在。
(三)未竟事務的情緒論
未竟事務是指當事人曾經被壓抑的情感積蓄了足夠的力量時,個體就會受到莫名其妙的強迫行為、偏見、擔憂的困擾,從而攪亂了對現在的察覺,影響了當事人與他人的有效接觸和環境適應。
(四)神經癥人格論
佩爾斯認為,神經癥者之所以不能達到心理成熟的境界,是因為有妨礙其成長的人格物質。反映神經癥人格物質的五層皮分別如下:虛偽層;恐懼層;僵滯層;內發層;外向爆發層。
二、格式塔治療的程序與要點
格式塔治療的目標是激勵當事人提高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以及了解環境和能與別人會心接觸的察覺能力,并經由察覺而充分地體會原先拒絕接受的自我部分的主觀性,從而獲得更大的包容懷和更多的選擇性,使其人格變得逐漸統一和完整,及愿意為自己的想法、感覺和行為肩負更多的責任。
以下是格式塔治療中常用的幾種技術,其要點如下:
(1)首先通過講解和解釋,幫助當事人認識個人成長中“蛻皮”和消除“抗拒”的必要性。
(2)空椅對話實驗。格式塔治療理論認為,心理內在沖突與人格的兩種相反的極性傾向的分離相關。
(3)角色翻轉訓練。格式塔治療理論認為,心理困惑進行的某些癥狀正好是潛在沖動的倒轉表現。
(4)句型替換訓練。格式塔治療理論認為,一個人內在的人格特點常常投射在其習慣的語言表達的模式中。
(5)想象預演訓練。格式塔治療理論認為,人們常常在想象的世界里預演自己在現實社會中所期望扮演的角色。
(6)感覺留置訓練。即指當事人想逃避不愉快的情緒和情境時,治療者鼓勵當事人盡力暫時保持和體驗這種不愉快的感覺,并借機深入觸及這種想逃避的感覺。
相關文章
-
高齡不孕女性要調節心態其實一般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很多女性年齡也是越來越大,而且如果是備孕的情況下,其實心態上面肯定也會出現一些各種各樣的問題,
-
哪些擁抱方式輕松助你進行減壓現在隨著時代不同,很多人平時的工作壓力比較大,這就需要我們通過一些方式進行及時的減壓,比如可以通過一個擁抱的方式,可以讓
-
如何引導自閉癥兒童正常交往大家肯定有聽說自閉癥疾病,使其是多發生在兒童時期很常見的心理疾病,在其發生的時候是極度表現的內向,繼而不愿過多和他人進行
-
面部哪些部位越大越好呢大家在日常對看面相是很感興趣的,使其這樣的現象大部分和心理常識是分不開的,特別是對鼻子、嘴巴、耳朵等大小的觀察,總以為這
-
5個秘訣幫助你和過去告別過去也許我們經歷過很多不好的事情,這些不好的事情可能一直困擾著我們,過去也許我們曾被傷害,不過這都不重要,我們可以通過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