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癌”不如“控癌”
學會預防方為正途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見身邊突然有人得了晚期癌癥不治而亡;或癌癥發現較晚不能治愈。這不僅給癌癥病人帶來了痛苦和經濟負擔,還會使尚未患癌的健康人對癌癥產生恐懼心理。
事實上,幾乎每個人都會對癌癥產生恐懼心理,這是人們對生命重視的正常表現。但是,這種恐懼應該是短暫的,如果影響了工作、學習就屬于“恐癌癥”了,嚴重的需要藥物治療。其實,腫瘤除了許多環境因素以外,還有基因和長期暴露于不良刺激等因素,是綜合作用的結果,與其“恐癌”,不如“控癌”,只要采取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癌癥,做到癌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就能遠離癌癥。
高危人群需“控癌”
“控癌”很重要,尤其是對于癌癥高危人群。癌癥高危人群指比較容易患癌癥的人,這一人群年齡大于45歲。另有幾個因素要特別當心,一是癌癥家族遺傳因素:如母親得乳腺癌,加上姐妹中又有人得乳腺癌,那么患乳癌的危險就很高了;二是長期病史因素:3/4的肝癌患者有乙肝、肝硬化病史,而長期患胃潰瘍出血的人屬于胃癌高危人群;三是環境職業因素,如工作中經常接觸放射性物質、有毒有害物質,或者周圍環境污染嚴重,容易患癌癥;有長期不良生活習慣的人,如吸煙、嗜酒、吸毒、情緒不良等。
預防腫瘤通過三級預防來實現
首先是一級預防,即: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致癌因素。一是不吸煙,因為吸煙可以導致肺癌、口腔癌、喉癌、食道癌等,危害極大。二是不酗酒,過量飲酒會傷害人的胃腸道和肝臟,導致胃癌和肝癌。三是不吃高脂、高糖、高熱量飲食,保持正常體重。不吃發霉變質的食品,少吃腌制的食品。四是盡量避免暴曬,減少皮膚癌的發生。五是要堅持鍛煉身體,保持樂觀的情緒,健康豁達,對預防腫瘤十分重要。
其次是二級預防,就是做到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提出了惡性腫瘤的“十個”早期征兆提醒公眾注意。如:身體出現硬結或腫塊、食道有異物感、持續性消化不良、干咳或痰中帶血、原因不明的大便帶血、無痛性血尿、不規則陰道出血、久治不愈的潰瘍、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或低熱等,如發生這些癥狀應高度警惕,立刻檢查治療。
最后是三級預防,即對已經確診的癌癥病人進行積極的醫學治療,爭取獲得最佳療效。即使是晚期病人,也可以幫助他們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其實,癌癥并不可怕,世界衛生組織很早以前就提出,只要做到“三早”,1/3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1/3的癌癥如早期發現是可以治療的,1/3的癌癥可以減輕痛苦、延長壽命。
惡性腫瘤的十個早期征兆
(1)身體任何部位,如乳腺、皮膚、唇舌或其它部位有可觸及的硬結或不消的腫塊;
(2)疣或黑痣有顏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癢脫發、潰爛或出血等改變;
(3)持續性消化不良;
(4)吞咽粗硬物有哽噎感,胸骨后不適,灼痛或食道有異物感;
(5)耳鳴、重聽、鼻塞、頭痛、咽部分泌物帶血,頸部腫塊;
(6)持續性聲啞,干咳或痰中帶血;
(7)原因不明的大便帶血,無痛性血尿、外耳道出血;
(8)月經不正常,大出血,月經期外或絕經后不規則陰道出血;
(9)久治不愈潰瘍;
(10)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或低熱。
六類人需定期做防癌體檢
◆肺癌高危人群:20歲以下開始吸煙、煙齡在20年以上者、每天吸20支以上為肺癌高危人群。
◆肝癌高危人群:年齡40歲、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或有慢性乙型、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的為肝癌高危人群。
◆胃癌高危人群:患有慢性胃潰瘍、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等慢性胃病的為胃癌高危人群。 ◆宮頸癌高危人群:女性,早婚、多產、多性伴侶、宮頸糜爛大多為宮頸癌高發人群。
◆乳腺癌高危人群:直系親屬中有得過乳腺癌、本人患有乳腺囊性增生、未生育及未哺乳的為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結直腸癌高危人群: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的家族成員、結腸腺瘤綜合癥、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腸血吸蟲肉芽腫患者均為結直腸癌的高危患者。
-
高齡不孕女性要調節心態其實一般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很多女性年齡也是越來越大,而且如果是備孕的情況下,其實心態上面肯定也會出現一些各種各樣的問題,
-
哪些擁抱方式輕松助你進行減壓現在隨著時代不同,很多人平時的工作壓力比較大,這就需要我們通過一些方式進行及時的減壓,比如可以通過一個擁抱的方式,可以讓
-
如何引導自閉癥兒童正常交往大家肯定有聽說自閉癥疾病,使其是多發生在兒童時期很常見的心理疾病,在其發生的時候是極度表現的內向,繼而不愿過多和他人進行
-
面部哪些部位越大越好呢大家在日常對看面相是很感興趣的,使其這樣的現象大部分和心理常識是分不開的,特別是對鼻子、嘴巴、耳朵等大小的觀察,總以為這
-
5個秘訣幫助你和過去告別過去也許我們經歷過很多不好的事情,這些不好的事情可能一直困擾著我們,過去也許我們曾被傷害,不過這都不重要,我們可以通過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