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中的情感表達
一、情感是什么?
情感,從個體內部來說,是一種內心體驗。從個體與環境的角度來看,情感是對個體需要與環境關系的反映。確切地講,是反映了心理需要與對象物之間的關系,代表欲望的幻想與現實對象之間的關系。
滿足需要或與幻想相對應的是現實對象物。餓了,要吃東西,無論是想象中的食物(如餅),還是現實中的食物,這些都是一些具體的物品。只有真正看到、嗅到、最后能夠吃到這些現實對象物的時候,饑餓感才能真正消除。望梅止渴、畫餅充饑是無濟于事的。
二、語言的心理作用
能夠滿足心理需要的對象物,都有相應的名稱,即名詞,名詞可以作為符號來替代真實的物品。如果我想征求你的意見,看你是否想吃蘋果。在沒有語言符號的情況下,我只能真的拿個蘋果,讓你看到蘋果,然后你會決定是否要吃蘋果。在有語言的情況下,我就不必真的拿著蘋果,而是跟你說一聲:“我這里有蘋果,你想吃蘋果嗎?”你只聽到了我問話中“蘋果”這個名詞,卻沒有真的看到蘋果。當你回答“我想吃蘋果”,可你只是說了這樣一句話,你的眼睛沒有看到真實的蘋果,你的嘴巴也沒有真的吃到蘋果。我說:“嘿嘿,對不起,我還沒有買來蘋果呢,剛才只是想征求一下你的個人意見。” “好的,我現在知道你想吃蘋果了,你等一會兒,我現在就去買”(延遲性的壓抑)說完,我真的出去買來了真實的蘋果,讓你看到了,吃到了。延遲滿足啊,呵呵。
語言,方便了人們的交流,讓人們交流的時候,不必要真的拿著蘋果讓對方看到,這的確是輕松省事兒的好辦法?墒,這樣一個好辦法,卻存在著明顯的不足,無論我在你耳邊說多少遍“蘋果”,你卻永遠都沒有真的看到或吃到蘋果。
語言就是這樣一套符號系統。它方便人們交流,人們可以借助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幻想和愿望,卻無法直接接近自己真正想要的現實對象物(如真實的“蘋果”)。語言把人與真實對象物隔離開,人不斷地與“蘋果”這樣一套符號系統打著交道。語言是真實對象物的符號,是一個“虛擬的替代物”。符號本身不具有直接充分滿足心理需要的作用。使用語言來表達情感需要,這時的“語言符號”作為替代物實質上起到了壓抑心理需要的滿足與壓抑情感表達的作用。
三、情感表現方式
情感或情緒還有一種表現狀態,就是表情。
表情是內在情緒的一種外在流露,如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語表情等,它具體表現一個人的情緒狀態。
臉部的表情動作就叫面部表情。眼睛被稱為“心靈的窗口”,它的形態變化往往直接表現情緒的變化?奁鼤r眼部肌肉收縮,憤怒時橫眉張目。嘴巴也直接表現情緒的變化,悲哀時嘴角下垂,高興時嘴角后縮,上唇提升。眼睛和嘴巴的形態變化,最能表現一個人的情緒變化。
身段表情即時是人的動作表情,它是人的情緒狀態在身體上伴隨動作。動作表情主要體現在手和腳的動作上,而兩者之中又以手的動作最為重要。手舞足蹈、手忙腳亂、手足無措、捶胸頓足、拍案而起、拍手叫絕、掌聲雷動等,都是情緒特征的特定表現。
人在說話時聲音的音調、節奏、速度、強度等都會表達出一定的情緒內容,這種情緒內容就是言語表情。語言不僅用于人們的溝通交流,而且它也是表達感情的重要手段。例如,悲哀時音調低,節奏緩慢,聲音高低差別很小;喜悅時音調高,速度較快,聲音高低差別較大;憤怒時聲音則高而尖,并且伴有顫抖等等,都是很好的說明。
在直接表達情緒、情感方面起主要作用的是面部表情和言語表情,面部表情直觀,言語表情準確。而動作只是表達情緒、情感的一種輔助手段。
四、精神障礙的形成與情感表達
如果人的情感能夠通過這樣的表情自然流露出來的話,就會感到內心比較順暢,心理能量得到了釋放。相反,如果有了內心情感,卻不允許流露或直接原本地表現出來的話,就會感到憋悶、不順暢(壓抑感)。例如,當你被領導批評后,你明明知道自己并沒有做錯什么,對領導內心很憤怒,可是你又必須壓抑住對領導的憤怒而討好領導,當面只能說“領導,你說的對,都是我不好。”這樣的話,你的委屈、憤怒情緒就沒有得到流露和表達,以個人意志故意壓抑自己的內心情感,就會讓自己感到不快、心煩。從領導的辦公室出來之后,見到同事就沖他發脾氣,或者回到家跟家里人找茬撒氣兒。如果一直不能有情感的流露的話,就會出現情緒障礙或其它精神障礙。
比如,孩子餓了、想要吃東西的時候,不能直接表達需要,卻問媽媽“你餓了吧?你什么時候開始做飯?” 這樣的心理扭曲會導致人格障礙。
精神分裂癥病人,無法直接表達自己對親人的依戀、怕被遺棄或憤怒情感時,就會產生“被害妄想”。
焦慮癥只能告訴別人“我害怕”、“我心煩”,軀體化障礙或疑病癥的病人說“我有病”、“我難受”卻不直接說“我想得到你們的關心。”強迫癥病人說“我控制不住地想要……”跟醫生講出一大套的理論,卻不直接表達內心的焦慮和不安。
現在已經有很多調查表明,精神障礙患者存在“述情障礙”。
五、情感表達與心理治療
弗洛伊德當年采用的“催眠術”及“自由聯想”療法,曾經取得了比較好的療效。這些方法都是給來訪者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來訪者的情緒能夠得到宣泄和表達。這是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如果你想哭,你就哭吧,哭出來就好了,別壓在心里。”
當我們恨誰的時候,情感表達和宣泄,有這樣幾個辦法:
1、拿刀殺了誰。這是最解氣的辦法?墒,如果真的這樣去做了,警察馬上就來了,我們就會被判死刑?磥磉@樣的辦法,雖然最能表達情感,但是帶來的后果也太嚴重了。
2、說話,不殺人,只是哭鬧發脾氣。這種辦法,有一定的宣泄作用,能夠減少內心情感的壓抑,但是,如果沒有語言的話,就往往會哭鬧一陣子,仍然不能理智地意識到自己究竟遇到了什么困難和問題,仍然沒有去解決這些問題。
3、用語言來表達情感。比如說:對著我們最恨的人說:“我恨不得把你殺了!” 同時并不動手打人,也不用刀殺人,公安局也拿我們沒轍;蛘呶覀冝D身跟別的朋友說:“這事兒我的很生氣,我真的想把他殺了”。跟朋友用語言表達出來,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情感表達方式。
如果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語言來表達情感,盡管不能像直接拿刀殺人那樣痛快,但情感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當然了,利用語言表達情感,也同樣是一種“隔離”和“壓抑”的方式,如同“蘋果”這個詞無法真正替代真實的蘋果那樣。
那么,在心理治療中,我們如果發現來訪者存在情感壓抑的問題。我們該如何幫助他表達、流露情感呢?
1、讓他回憶并講出他的痛苦經歷。在回憶和講述的過程中,他的情感得到了適當的宣泄。來訪者可能在開始的時候,沒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內心情感,總是想采取逃避的辦法,包括采用防御機制進行阻抗等。這時就需要治療師采用“面質”、“澄清”等技術,把來訪者拉近他所壓抑的感情,使情感得以“復活”宣泄。
2、鼓勵來訪者在講述創傷經歷的同時,用語言描述和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既可以通過語言的方式表達情緒,也可以通過語言的描述,發揮理智的作用,讓來訪者對自己的情感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和把握。在理性認識的基礎上,可以看到引起這些情感的心理原因(如創傷經歷、錯誤的認知觀念)、外部現實的原因等,讓來訪者獲得一種自主感、掌控感,并鼓勵他積極地采取有效的行動去解決他所遇到的現實問題。
3、治療師通過“共情”,用治療師的語言替來訪者表達情感。
小說的作者就是把讀者想說而沒有說出的話說出來。心理治療師就是要通過共情,把來訪者想說卻又未能說出的情感表達出來,從而起到情感表達的心理治療作用。
4、不鼓勵來訪者通過諸如打人、罵人、殺人等行為攻擊的手段表達情感。因為這樣的情感表達方式無助于心理根本問題和現實問題的解決,而且,攻擊行為帶來的后果是嚴重的,會對他人或來訪者自身造成不良后果。
總之,語言是一套符號系統,它對情感的表達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是半抑半揚的情感表達方式,一半是壓抑,一半是表達。在心理治療中,用語言表達情感,實在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
高齡不孕女性要調節心態其實一般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很多女性年齡也是越來越大,而且如果是備孕的情況下,其實心態上面肯定也會出現一些各種各樣的問題,
-
哪些擁抱方式輕松助你進行減壓現在隨著時代不同,很多人平時的工作壓力比較大,這就需要我們通過一些方式進行及時的減壓,比如可以通過一個擁抱的方式,可以讓
-
如何引導自閉癥兒童正常交往大家肯定有聽說自閉癥疾病,使其是多發生在兒童時期很常見的心理疾病,在其發生的時候是極度表現的內向,繼而不愿過多和他人進行
-
面部哪些部位越大越好呢大家在日常對看面相是很感興趣的,使其這樣的現象大部分和心理常識是分不開的,特別是對鼻子、嘴巴、耳朵等大小的觀察,總以為這
-
5個秘訣幫助你和過去告別過去也許我們經歷過很多不好的事情,這些不好的事情可能一直困擾著我們,過去也許我們曾被傷害,不過這都不重要,我們可以通過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