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人如何養成良好的心態
聾人和其他障礙者相對比,最大的差別就是聽障所帶來的不便和煩惱是隱性的,不易被正常人察覺到。因為常人之間的精神活動往往要借助于聽覺,用口語來表達和傳遞自己的思想情感。而失去聽覺,就容易造成精神活動的貧乏,導致心理上的壓抑、苦悶,甚至心理上的扭曲。所以聾人的心理是最難調整的。
對于受教育程度較低的聾人,他們對精神上的需求不會很高,所以不會因為精神需求的貧乏而感到壓抑;而受教育程度較高的聾人就不一樣了,他們的智力越發達,思維越豐富,就越需要精神營養,這時聽不見就成了他們最大的障礙。他們越不甘受制于自身的聽力限制,就越容易痛苦。而這些痛苦,必須要有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才能予以克服。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聾人能夠受到較高的教育。所以,如何培養聾人良好的心態、就成了聾人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心態,受了較高教育的聾人長大成人后,就會大大減少因聽障而帶來的心理上的壓抑和苦悶,從而成為一個快樂、幸福的人。
一位聾人的親身經歷
針對良好心態的問題,我有著切身的感悟。我從小到大,整整二十年的人生歷程,使我明白,人活著,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學會往好的方面想,這樣才會使人生的色彩明亮起來。家人對我的教育,直接影響著我的人生觀和為人處世的態度。可以說,我的成長經歷了四個階段,同時也在不斷改變著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即如何看待自己是一個聾人的問題。 我自幼雙耳失聰,父母為我跑遍了大江南北,吃了不知多少苦,找了不知多少人,花了不知多少錢,也沒能治好我的耳朵。這就是我成長的第一階段:就聾治聾。
到了三歲半,父母發現,再這樣下去,只會耽誤了對我的教育。當時,他們僅僅希望我學會說話,所以就開始潛心的教我學說話。直到6、7歲,我才能說出較為流利、順暢的語言。這就是我成長的第二階段:就啞治啞。在這一階段,我朦朦朧朧的感覺到自己是個聾人,但并沒覺得它會給我帶來什么。
到了上小學的年齡,父親為了讓我趕上并超過同齡的健全孩子,特別注重對我的智力的開發。這就是我成長的第三階段:智力開發。在這一階段,我的潛能被充分挖掘出來,創造了許多奇跡。八歲時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后1000位數字,打破了吉尼斯世界記錄;在普通小學連跳兩級;并由此獲得了"全國十佳少年"等榮譽稱號,得到了社會的承認。這時,我十分自信,甚至有點驕傲,忘記了自己還是一個聾人。
但是上了中學后,由于我不知道如何與同學相處,加上自己聽不見,在人際關系上屢受挫折。可以說,劣境沒有打敗我,榮譽倒差點擊垮我。這時,我才醒悟過來,自己畢竟是一個聾人,生活也并不象我想的這么簡單。我開始正視自己是一個聾人。但是,卻由此帶來了自卑感,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父親也從這個挫折中明白了一個道理:智力開發只是表面的現象,良好心態才是教育的根本。所以他改變了對我教育上的總體方向,由智力開發轉向了良好心態的培養。這,也就是我成長的第四階段:良好心態的培養。差不多十年后,我才明白,聾人應該既正視自己是聾人,又忘記自己是聾人,任何事情都是辨證的,不能絕對化。
我深感,如果一個聾人,生活在聽力殘疾和由于失聰而導致的心理殘疾的雙重陰影下,活著將會是一件多苦多累的事啊!反之,在良好的教育下,聾人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則可以彌補聽力上的缺陷,活出一個快樂而美麗的人生來。
卡耐基曾經說過:成功=85%的人際關系+15%的努力。可見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是多么的重要。而聾人由于失聰,在交往上處于劣勢,是弱者。但是如果具備了良好的性格和心態,甚至可以彌補聽障這一不足。
-
高齡不孕女性要調節心態其實一般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很多女性年齡也是越來越大,而且如果是備孕的情況下,其實心態上面肯定也會出現一些各種各樣的問題,
-
哪些擁抱方式輕松助你進行減壓現在隨著時代不同,很多人平時的工作壓力比較大,這就需要我們通過一些方式進行及時的減壓,比如可以通過一個擁抱的方式,可以讓
-
如何引導自閉癥兒童正常交往大家肯定有聽說自閉癥疾病,使其是多發生在兒童時期很常見的心理疾病,在其發生的時候是極度表現的內向,繼而不愿過多和他人進行
-
面部哪些部位越大越好呢大家在日常對看面相是很感興趣的,使其這樣的現象大部分和心理常識是分不開的,特別是對鼻子、嘴巴、耳朵等大小的觀察,總以為這
-
5個秘訣幫助你和過去告別過去也許我們經歷過很多不好的事情,這些不好的事情可能一直困擾著我們,過去也許我們曾被傷害,不過這都不重要,我們可以通過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