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中的合理情緒療法
合理情緒療法,也就是理性情緒療法,它是認知療法其中一種,是建立在人的情緒上的一種認知療法,因為其中采用一些行為治療的方法,所以又叫認知行為療法,是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的一種心理疾病的治療方法。
的基本理論主要是ABC理論,這一理論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對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艾利斯對人的本性 的看法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無理性的、 不合理的。當人們按照理性去思維、去行動時,他們就會很愉快、富有競爭精神及行動有成效;
(2)情緒是伴隨人們的思維而產生的,情緒上或心理上的困擾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邏輯思維所造成;
(3)人具有一種生物學和社會學的傾向性,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維和無理性的不合理思維。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維與信念;
(4)人是有語言的動物,思維借助于語言而進行,不斷地用內化語言重復某種不合理的信念,這將導致無法排解的情緒困擾;
(5)情緒困擾的持續,實際上就是那些內化語言持續作用的結果。正如艾利斯所說:“那些我們持續不斷地對自己所說的話經常就是,或者就變成了我們的思想和情緒。”
為此,艾利斯宣稱:人的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人對這一事件的解釋 和評價所引起的。這就成了ABC理論的基本觀點。在ABC理論模式中,A是指誘發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事件之后相應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C是指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的結果(Consequence)。通常人們會認為,人的情緒的行為反應是直接由誘發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BC理論則指出,誘發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緒及行為反應的間接原因,而人們對誘發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釋B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的更直接的原因。例如:兩個人一起在街上閑逛,迎面碰到他們的領導,但對方沒有與他們招呼,徑直走過去了。這兩個人中的一個對此是這樣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別的事情,沒有注意到我們。即使是看到我們而沒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個人卻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頂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兩種不同的想法就會導致兩種不同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前者可能覺得無所謂,該干什么仍繼續干自己的;而后者可能憂心忡忡,以至無法冷靜下來干好自己的工作。
從這個簡單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與人們對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關系。在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著人們對一類事物的共同看法,這就是信念。這兩個人的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緒療法中稱之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則被稱之為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會引起人們對事物適當、適度的情緒和行為反應;而不合理 的信念則相反,往往會導致不適當的情緒和行為反應。當人們堅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長期處于不良的情緒狀態之中時, 最終將導致情緒障礙的產生。
-
高齡不孕女性要調節心態其實一般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很多女性年齡也是越來越大,而且如果是備孕的情況下,其實心態上面肯定也會出現一些各種各樣的問題,
-
哪些擁抱方式輕松助你進行減壓現在隨著時代不同,很多人平時的工作壓力比較大,這就需要我們通過一些方式進行及時的減壓,比如可以通過一個擁抱的方式,可以讓
-
如何引導自閉癥兒童正常交往大家肯定有聽說自閉癥疾病,使其是多發生在兒童時期很常見的心理疾病,在其發生的時候是極度表現的內向,繼而不愿過多和他人進行
-
面部哪些部位越大越好呢大家在日常對看面相是很感興趣的,使其這樣的現象大部分和心理常識是分不開的,特別是對鼻子、嘴巴、耳朵等大小的觀察,總以為這
-
5個秘訣幫助你和過去告別過去也許我們經歷過很多不好的事情,這些不好的事情可能一直困擾著我們,過去也許我們曾被傷害,不過這都不重要,我們可以通過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