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療法的主要精髓
如今隨著心理學在日常百姓生活中使用越來越廣泛,人們越來越注重情緒的舒展,各種心理治療法也隨應而出,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聊聊什么是認知療法?認知療法也稱認知行為療法,是當前世界上最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與精神分析、行為療法、人本療法平分秋色。
行為療法的理論基礎是行為主義和學習理論,包括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班杜拉的社會學習和托爾曼的認知學習。
行為主義創始人華生繼續和發展了巴甫洛夫的理論,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不應該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內心活動”,如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情感、意志等,應該是看得見、可以測量的行為,從而把心理學改造成了行為科學,而行為又被簡化為反射,即刺激和反應,簡稱S-R,而不管在S和R之間所發生的一切。
后來,新行為主義者托爾曼在S和R之間加入O,開始關注在S和R之間所發生的事情。O可以是生理的,也可以是心理的;可以是特質性的,也可以是狀態性的。托爾曼比較看重的是認知。再后來,認知療法的創始人埃利斯把S-O-R改寫成ABC,A是誘發事件,B是“信念”,C是情緒和行為的后果,從而提出“心理障礙不是外界因素直接引起的,而是不合理信念引起的;改變環境無法消除心理障礙,只有糾正不合理信念才能治療心理障礙”的觀點。這個觀點已經成為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基石。一個人,如果不接受這個觀點,就不會接受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
相對于精神分析和行為療法而言,認知療法屬于折衷主義,是精神分析和行為療法的混合物,說它是精神分析的產物也行,說它是行為療法的改進也行。但是,相對而言,認知療法更靠近行為療法。近幾年來,認知療法與行為療法走得更近了,認知療法(CT)與行為療法再次聯手,發展出了認知行為療法(CBT),埃利斯的合理情緒療法(RET)也變成了合理情緒行為療法(REBT)。
認知療法包括許多種療法,其中最著名的是埃利斯的合理情緒療法、貝克的認知療法和梅成堡的自我指令療法。埃利斯是認知療法的創始人,貝克是認知療法的代言人。
認知療法的任務是發現認知偏差,修改認知偏差。怎么修改?就是詰難、質問、辯論,這是認知療法的一大特色。不幸的是,絕大多數人都誤解了“辯論”的意思,以為就是指出求助者的認知錯誤,一一批駁,同時向他闡述正確的觀點,有理有據,讓他心服口服。
其實,認知療法的“辯論”與電視上的大專辯論賽截然不同,既不“辯”,也不“論”,而是請教和提問,讓求助者自己發現認知偏差,產生“認知不協調”,然后自己去修正,這就是所謂的“蘇格拉底式對話”。
認知療法的精髓就是蘇格拉底式對話。可是,許多搞認知療法的人不知道什么是蘇格拉底式對話,而是直接對求助者進行批評教育。他們還振振有詞地說,他們偏愛認知療法,就是因為這種方法與教師身份比較協調,符合他們喜歡說教的習慣。一種心理療法,因為誤解而得以流傳,真是悲哀。
認知療法的精髓已通過本文全部展現出來了,當然有些人把認知療法簡單認為只是通過與求助者對話,進行著像教師批評學生那樣教育的一種方法,那是錯誤的。
-
高齡不孕女性要調節心態其實一般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很多女性年齡也是越來越大,而且如果是備孕的情況下,其實心態上面肯定也會出現一些各種各樣的問題,
-
哪些擁抱方式輕松助你進行減壓現在隨著時代不同,很多人平時的工作壓力比較大,這就需要我們通過一些方式進行及時的減壓,比如可以通過一個擁抱的方式,可以讓
-
如何引導自閉癥兒童正常交往大家肯定有聽說自閉癥疾病,使其是多發生在兒童時期很常見的心理疾病,在其發生的時候是極度表現的內向,繼而不愿過多和他人進行
-
面部哪些部位越大越好呢大家在日常對看面相是很感興趣的,使其這樣的現象大部分和心理常識是分不開的,特別是對鼻子、嘴巴、耳朵等大小的觀察,總以為這
-
5個秘訣幫助你和過去告別過去也許我們經歷過很多不好的事情,這些不好的事情可能一直困擾著我們,過去也許我們曾被傷害,不過這都不重要,我們可以通過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