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官員的“心藥”
近幾年來,,高度重視一些官員的心理危機,具有現實意義。鑒于官員對于公共事業、對于社會發展負有特殊的責任,關注這個群體的身心健康,其實也就是在關注社會的進步。
有關政府公職人員的“心病”,這幾年媒體已時有報道。比較典型的是這么幾種表現:“心理不平衡”和“心理疲勞”癥狀;“浮躁”和“壓抑”心理;對個人的工作、生活、未來發展等存在“焦慮”情緒等等。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公務員自然也不會例外。誰也不會說只有農民工、下崗工人才有煩惱的權利,然而人們更想向那些“煩惱多多”的公務員問一聲:既然做公務員如此痛苦,不做還不行嗎?
有些在百姓眼中根本算不得什么的東西,在部分“煩惱多多”的公務員那兒卻成了“壓力”、“壓抑”、“焦慮”等“心病”。“心病”不是小事,而因為公務員對社會負有特殊責任,如果“心病”日重輕則難以處理好各種關系,影響工作成效,重則可能會貪污和腐化墮落。因此對公務員的“心病”,尤須重視和警惕。
“心病”需要對癥下“心藥”。有的人說,肩上擔子重,讓人如履薄冰,今天在第一把手位子上,但明天還在不在就很難說了。這是“心病”最典型的一個癥狀。如何給這個“心病”開“心藥”?給其一個“定心丸”,送其一把“鐵交椅”,這顯然是開錯了藥方,更不必說今天這種“定心丸”早就絕跡了。
實際上,有一味藥盡管很“傳統”,卻最有效用,這就叫“心底無私天地寬”。心底無私,就不會一事當頭,先考慮它與職位有什么關系,更不會以能否升遷來決定自己行事取舍。“心底無私”這帖“心藥”,不但能治“職位焦慮癥”;對諸如看到別人發財就“心理不平衡”的“利益誘惑癥”,覺得晉職無望就萬念俱灰的“心理疲勞癥”等“心病”,同樣也是“特效藥”。
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前不久在為機關干部講黨課時指出:要正確對待功勞、苦勞、疲勞,有功勞時不伸手、有苦勞時不計較、有疲勞時不抱怨。這番話的內涵,就是著力解決好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問題。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縛,不為欲所惑,何愁“心病”不愈?
如果誰偏要放著這貼最有效的“心藥”不用,那么其它一切所謂的“心藥”,全是“假藥”矣!但問題又是,那些得了“心病”的人,愿意服用這貼“心藥”嗎?
-
補心氣虛的中成藥我們都知道這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氣血不足,甚至可能會出現一些心慌煩亂的,那么這個時候大家應該要多注意,其實我們大
-
得了糖尿病?試試五大心理處方得了糖尿病的人,除了遵循醫師的囑托,注意作息和飲食方面的協調外,其實還可以通過心理調節來達到緩解。這在病人藥物治療的同時
-
你是一個經常遲到的人嗎總有一些人經常遲到?不管是學生還是上班族,很多人都會有遲到的行為,而且有的人可以說是頻繁遲到,其實出現這種現象的時候,我
-
自卑是什么因素產生的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存在自卑的情況,那么為什么那么多的人會產生自卑的情況,自卑又是因為什么原因產生的呢,你想不想知道呢,下
-
肢體6動作看透性格與心態我們的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我們可以從對方眼睛中看出他的情緒變化,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肢體動作也是透露我們性格和心態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