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試試五大心理處方
得了糖尿病的人,除了遵循醫師的囑托,注意作息和飲食方面的協調外,其實還可以通過心理調節來達到緩解。這在病人藥物治療的同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什么我要這么說?往下看你就明白了。
現代醫學研究成果證實,不良情緒可能導致糖尿病。人的情緒主要受大腦邊緣系統的調節,大腦邊緣系統同時又調節內分泌和植物神經的功能,心理因素可通過大腦邊緣系統和植物神經影響胰島素的分泌。當人處于緊張、焦慮、恐懼或受驚嚇等應激狀態時,交感神經興奮,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同時,交感神經還將作用于腎上腺髓質,使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間接地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和釋放而導致糖尿病。糖尿病人也會表現出特定的心理特征,針對這些心理特點進行疏導可促進疾病的康復。
1、懷疑和否認心理
患病早期,患者往往不能接受這一事實,持否認或懷疑的態度,懷疑醫生診斷有誤,否認自己患病,拒絕接受治療,不注意飲食,或自認為得了糖尿病無非就是血糖高點兒,對身體無大影響,對疾病采取滿不在乎的態度,導致病情進一步發展。
心理處方:這一階段心理疏導十分關鍵,幫助患者改變錯誤的認知,接受現實,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希望,耐心細致地介紹有關糖尿病的知識、高血糖的危害性和不及時治療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幫助他們認識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加強他們對飲食、運動及科學用藥的重視程度,使其改變對疾病懷疑、拒絕治療及滿不在乎的心態。
2、失望和無助感
患者一旦被確診,將終身依賴外源胰腺素治療,否則可能會導致危及生命的代謝紊亂。青少年處于求學、創業、戀愛的大好時光,他們得知沒有根治的可能,常有一種憤怒的情感,加之必須終身控制飲食,更加重了憤怒的心理。
他們感到被剝奪了生活的權利與自由,對生活失去信心,情緒低落,整日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情感脆弱,對治療采取消極的態度。有些青少年還認為患病是父母遺傳的結果,將憤怒的情緒針對父母。
心理處方:這一階段心理疏導十分關鍵,幫助患者改變錯誤的認知,接受現實,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希望,耐心細致地介紹有關糖尿病的知識、高血糖的危害性和不及時治療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幫助他們認識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加強他們對飲食、運動及科學用藥的重視程度,使其改變對疾病懷疑、拒絕治療及滿不在乎的心態。
3、焦慮恐懼心理
糖尿病是一種難以治愈的終身性疾病,可能出現多種并發癥,加之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知之甚少并存在許多誤解,因此產生焦慮、恐懼的心理,擔心會影響自己的將來,懼怕死亡等。或對治療過分關心,出現感覺過敏、精神高度緊張、失眠等。
心理處方:要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了解焦慮、恐懼產生的原因,利用語言技巧盡快安定患者的情緒,給患者以支持、鼓勵,適時進行糖尿病知識宣教,指導如何選擇和控制食物,幫助患者制定生活作息表,積極進行體育鍛煉,以轉移其消極心境。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調節,學會做情緒的主人,使患者正視自己的病情,正確對待生活,從而緩解心理障礙。
4、自責自罪心理
病人患病不能照顧家庭,長年治療又需要大量金錢,造成家庭經濟拮據而感到自責內疚,認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贅。
心理處方:讓患者了解目前雖不能根治糖尿病,但合理地控制飲食,適當地運動,科學地用藥,良好的情緒,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并能像健康人一樣工作、學習和生活。在盡可能的條件下,協調社會各方面的關系,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困難,以減輕其心理負擔,同時取得家屬的配合,使患者調適不良心態,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5、悲觀厭世和自殺心理
患病時間長,并發癥多且重,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對治療產生對立情緒,認為無藥可醫,遲早都是死,自暴自棄,不配合治療。對醫護人員不信任,表現出冷漠、無動于衷的態度。
心理處方:對這類患者首先用溫和的語言、熟練的操作、豐富的醫療護理基礎知識取得其信賴,主動與患者談心,合理提供治療信息,對病情變化、檢驗結果主動向其做科學的、保護性的解釋,幫助患者重新樹立治療信心。用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感染患者,促使患者克服厭世的心理,增強戰勝病魔的信心。在自殺念頭存在期間,嚴防患者的自殺行為。
結語:得了糖尿病也并不是說明,你就與美食絕緣了。事實上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的吃一點含糖量不是太高的水果也是可以的。
根據糖尿病病人特定的心理特征,例如懷疑和否認心理,在這一階段,要改變錯誤的認知,接受現實,并逐步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針對焦慮恐懼心理,這一階段,要學會傾聽,細心耐心,并多進行心靈方面的交流溝通。正確面對生活,克服內心心理障礙。
-
補心氣虛的中成藥我們都知道這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氣血不足,甚至可能會出現一些心慌煩亂的,那么這個時候大家應該要多注意,其實我們大
-
得了糖尿病?試試五大心理處方得了糖尿病的人,除了遵循醫師的囑托,注意作息和飲食方面的協調外,其實還可以通過心理調節來達到緩解。這在病人藥物治療的同時
-
你是一個經常遲到的人嗎總有一些人經常遲到?不管是學生還是上班族,很多人都會有遲到的行為,而且有的人可以說是頻繁遲到,其實出現這種現象的時候,我
-
自卑是什么因素產生的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存在自卑的情況,那么為什么那么多的人會產生自卑的情況,自卑又是因為什么原因產生的呢,你想不想知道呢,下
-
肢體6動作看透性格與心態我們的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我們可以從對方眼睛中看出他的情緒變化,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肢體動作也是透露我們性格和心態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