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開各年齡段“心理處方”
隨著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現代人求學、求職、成家立業的道路與老一輩大有不同了。
近日,據“美國在線”報道,美國心理學會發言人、發展心理學專家戴安娜·芬利博士提出:成年人不同年齡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發展特點,結合現代社會的特點,可以把10年當作一個里程碑,為自己開個“心理處方”,以便有計劃地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惑。
20歲—30歲:迷茫期。20多歲的人處于迷茫和探索階段,無論單身還是已婚,最想弄清的問題是“我是誰?我能做什么?”
【心理處方】1.制定計劃。此時可制定自己的職業規劃和10年后的預定目標。2.勇往直前。20多歲是接受新事物和積累經驗的黃金時期,因此要大膽嘗試。3.尋求支持。專家表示,如果你在20多歲就結婚生子,那么最好從家庭中獲得情感和心理支持。
30—40歲:奮斗期。30多歲時,人生基本有定位,生活更穩定,工作更忙碌,自信心更強。此時,是事業上的黃金期。
【心理處方】1.微調計劃。注意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修改目標。2.保持平衡。保持工作和家庭的平衡非常重要。
40—50歲:期盼期。耶魯大學心理學系桃樂西辛格博士表示,大多數人在40多歲時,創造力和工作效率達到巔峰。
【心理處方】1.調整態度。不要讓“我開始老了”之類的消極思想破壞決心。2.廣泛交友。你需要擁有至少5個值得信賴的好朋友,這一點至關重要。此外,還要與不同年齡段的人交朋友。
50歲以后:不安期。由于接近老年期,“余日不多”的思想會造成一定的心理波動。
【心理處方】1.心靈探索。不要讓生活失去方向。專家建議自問一些問題,比如“我現在的生活究竟過得怎么樣?”、“我想做的事情都做了嗎?”等等。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找到新的人生定位。2.提高職業意識。根據個人興趣或結合業余愛好,必要時更新工作。3.學學“嬰兒步”。無論決定做何種改變,此時的你應該學會從小做起,慢慢改變。▲
-
補心氣虛的中成藥我們都知道這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氣血不足,甚至可能會出現一些心慌煩亂的,那么這個時候大家應該要多注意,其實我們大
-
得了糖尿病?試試五大心理處方得了糖尿病的人,除了遵循醫師的囑托,注意作息和飲食方面的協調外,其實還可以通過心理調節來達到緩解。這在病人藥物治療的同時
-
你是一個經常遲到的人嗎總有一些人經常遲到?不管是學生還是上班族,很多人都會有遲到的行為,而且有的人可以說是頻繁遲到,其實出現這種現象的時候,我
-
自卑是什么因素產生的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存在自卑的情況,那么為什么那么多的人會產生自卑的情況,自卑又是因為什么原因產生的呢,你想不想知道呢,下
-
肢體6動作看透性格與心態我們的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我們可以從對方眼睛中看出他的情緒變化,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肢體動作也是透露我們性格和心態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