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跳樓事件:警惕負性情緒的傳染
近來關于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的報道在各媒體上頻繁出現,從報道中發現,這些輕生的富士康員工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都是年齡在18~24歲之間、入職時間不到1年的“80后”“90后”。從此前的自殺案例來看,自殺事件表面上與富士康的工作壓力、“血汗工廠”等因素有關系,實際上是與富士康員工個人的情緒狀態、心理問題有關。也就是說,心理問題是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國內外心理危機研究證明,相當一部分自殺者都有各種各樣的精神問題,如抑郁、精神分裂等。選擇自殺足以表明一個人精神或情緒困擾已經嚴重到崩潰的地步了。從總體上看,富士康員工跳樓主要是以下幾點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年輕員工抗壓能力差 “80后”“90后”是現代打工族的主力軍,這代人多是獨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和吃苦能力比較差,在家里都被父母寵著,一旦走向社會,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便無所適從。同時,這代人自尊心更強、夢想也更大。當進入現實工作后,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讓這些心理尚未成熟的打工者難以適應。他們會覺得懷才不遇,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逐漸對學習和生活喪失興趣,產生厭世感。
封閉環境不利于情緒宣泄 據報道,富士康員工的自殺事件多發生在勞動強度較大、工作簡單機械的崗位,如機械、電子制造等,屬于單調的密集型工作,但要求又比較高。每天高強度、重復性的工作造成員工身心疲憊。而且,員工生活在集體管理之中,缺乏個人生活空間,同時又遠離家鄉和親人,一旦出現不良情緒,找不到宣泄途徑,缺少親情撫慰和自我救助的條件,沒有得到周圍人群的及時幫助。久而久之,不良情緒累積起來,造成了極端行為。另外,信息相對封閉的環境會降低人的認知能力,高度焦慮的情緒會對人的決策和判斷造成影響。
負性情緒會傳染 單調、枯燥的工作,加之很少與人溝通、缺乏情感交流,缺少社會、文化生活,如果再休息不好,身心上的疲憊無法排解,就會加重挫折感和孤獨感,對生活喪失信心。另外,人的負性情緒和自殺心理是會傳染的,當有一個人選擇自殺時,其他人很可能會效仿。
“80后”“90后”的年輕員工,正在成為我國工人隊伍的主流。在這樣的背景下,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應該引起整個社會的警覺,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心理素質的培養,關注人格的成熟,善于在各種逆境中磨練自己的意志以及在各種精神危機狀態下化解矛盾,調整自己的身心。當然,對年輕生命的心理危機,企業、政府和社會要給予更多的關注。
-
80后的心理及現狀我們都知道80后現在已經奔三了,而且在生活中80后其實也是特別矛盾的一種心理,而且人生的階段上面現在已經到了成熟的在生活中,
-
大家不容忽視的自殺現狀有哪些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殺,這一方面和自己本身有關,另一方面也和環境有影響的,那么大家不容忽視的自殺現狀都是哪些?這是廣
-
20年前的大學究竟與現在的區別在20年以前我們都說上大學是改變人命運的主要階段,其實有很多的人對于大學校園都是非常憧憬的,但是20年前生活水平是有限的,因
-
易自殺的5類人群要警惕!自殺在我國已成為僅次于心腦血管疾?⒍裥災琢觥⒑粑低臣膊『鴕饌饉勞觶渙械諼邐壞乃酪潁晌?5至34歲人群的首位死因。因
-
男子被甩生報復心理 變蜘蛛賊偷女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