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崩潰:富士康“連跳”的根源
看了《南方周末》發表的《富士康“八連跳”自殺之謎》,心情異常沉重。記者28天的“潛伏”調查,發現了很多讓人心酸的細節。比如富士康員工,無論在廠房或者宿舍里,“屌毛”竟然成了他們在第一人稱外的全部人稱代詞。“屌毛”和“屌毛”之間很少有友誼。這個詞雖然粗口,但也表明了他們對自身價值的認定。可以想象那些年輕人所面臨的困境,高密度的單調工作,半封閉的生活環境,微薄的薪水,每天看到的是同樣的工作服,一旦想到“有家有房有車”的未來,我想很多人都會感到絕望。這種焦慮其實普遍存在于中國新一代打工群體中,前幾天發生在浙江臺州三個年輕人相約自殺的事件,也是一個例證。
隨著社會財富的增加,打工者收入卻越來越低,是個不爭的事實。報道中透露,“珠三角”出口工廠打工者的平均年收入,在2008年只有當地在崗職工年均工資的37.82%。多年勞動者過低的收入,已經使中國出現了勞動價值危機。一方面,收入低下意味著勞動者權力和地位的低下,“屌毛”成為他們無奈的自喻。另一方面,勞動價值危機又反過來扭曲了整個社會價值觀,“勞動者羞恥”漸漸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心態。
自殺源自異常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主要來自社會和自身對于人的價值判斷。當社會把財富和權力、把“有房有車”作為成功的唯一評判標準時,達不到這種標準的人生,無疑就成為沒有價值的人生。正是這種價值判斷,成為誘發自殺的心理動機。
人對價值的認定有兩個層面,一種是根本價值,一種是社會價值。根本價值是對人的生存意義的價值判斷,這是讓人安身立命的價值,它的來源是宗教、文化傳統或家族傳承。根本價值是一個可以互相支持的價值體系,它有一系列的價值認知,比如人與他人、社會、自然、歷史、政府、國家、財富等等關系。當代中國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完全斷絕了社會價值觀與宗教及文化傳統的聯系,使得很多年輕人在今天,對根本價值的認知是簡單和絕對的,衡量事物和人的價值標準只剩下了財富或權力。根本價值的缺失,在新一代打工群體中表現得尤為明顯,老一代打工者還有村莊和故鄉作為安身立命的價值。自殺者盧新在日記中就說:“現在我的人生第一步就走錯了,很迷惘……”,這里的迷惘就是根本價值的迷失。
根本價值缺失,如果社會價值得到認可,也能緩解人的焦慮。所謂社會價值,就是來自社會評價方面的價值判斷。比如像社會影響、面子之類,就屬于社會價值。勞動的尊嚴,是打工者唯一能體會的社會價值。每個人都明白,勞動和勞動者才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但常年低收入現狀,連勞動者自己也不再相信這類說法。一方面是殘酷激烈的競爭,一方面是自感毫無價值的勞作和看不到前途的未來,極易放大一個人的挫敗感。這種挫敗感,是最終將這些年輕人推上自殺之路的真正動力。“屌毛”們之所以不愿意交流,已經透露出他們對于生活的無奈和對生命的漠視。
一個價值缺失的人,如果有來自民間社團或家庭的撫慰,有感情鏈條的連接,也能避開自殺的威脅,因為從中可獲得情感上的理解和扶持。但報道中披露,富士康像“老鄉會”、“同學會”這樣的“非正式組織”根本沒有,打工者在工廠中完全是孤立的。從理論上講,一個人生存下去的價值體系遭到摧毀,又沒有來自任何親密關系的安慰,生活里的任何小事,都可能成為他的自殺理由。
想改變年輕人頻頻自殺的現狀,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但從短期看,讓民間社團和民間宗教多施以援手,讓家庭多一些對員工的關愛,鼓勵員工成立一些自治性的組織,讓員工在工作之外有另外的公共空間,是比較容易立竿見影的舉措。從長遠看,只有重建社會對勞動價值的認知,恢復社會價值觀與宗教及傳統文化的聯系,才能從根本上減少這類年輕人的自殺事件。
-
心理亞健康征兆征兆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各種各樣的疾病,而且就像一些焦慮癥之類的也是非常常見的,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這些
-
現在為什么很多人選擇自殺呢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殺,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都要重視的事情,那么現在為什么很多人選擇自殺?這是廣大朋友們必須要知道的事
-
學生自殺的原因 各方面都有責任近些年,學生自殺成為社會越來越關注的事情,所以學生自殺的原因是我們要知道的事情,很多人不明白學生正值花季為什么會選擇自殺
-
人自殺行為有哪些征兆挫折只是人生當中的一個坡,很多人因為不能跨過這個坡,而選擇去了另外一個世界。生活中,一時想不開,選擇自殺的人不乏其數,據
-
九大行為突顯人們的自殺心理現代社會中自殺的人漸漸增多,有的是因為愛情失意,有的是公司倒閉,有的是覺得人生不如意等諸多原因。那么一般自殺的人自殺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