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豆漿前要不要跑豆子
自從市場上推出了可以不泡豆的豆漿機,人們就開始為一件事情困惑:要做出好豆漿來,豆子要不要提前泡呢?泡豆和不泡豆做出來的豆漿,質量一樣嗎?哪一個會更好一點呢?
首先,不泡豆子聽起來好像很方便,其實要花費更長的時間。頭天晚上泡豆只需要一兩分鐘的時間,但浸泡之后就可以很快地打出豆漿來;如果不泡豆子,啟動豆漿機之后的程序就要延長很多,帶上了一段加溫促進豆子吸水軟化的時間,實際上更費電費時。所以,從低碳環保的角度來說,或者從早上喝豆漿節約時間的角度來說,顯然是泡豆子更有利。
其次,泡豆子可以提高出漿率。和不泡的相比,把豆子浸泡12小時之后,豆漿的產率可以提高10%,而豆渣的產量有所下降。在12小時之內,泡的時間越長,出漿率就越高。也就是說,泡豆子有利于組織破碎,可以讓豆漿打得更細一些,使其中的營養成分更好地釋放出來。從口感來說,自然也是泡過的豆子做出來的豆漿口感更好。
豆漿多出點少出點,或許大家并不介意。不過,泡豆和不泡豆相比,做出來的豆漿中,抗營養因素的含量也會有明顯的差異。
比如說,和不泡豆打出來的豆漿相比,豆子浸泡12小時之后再打豆漿,其中的單寧含量只有前者的二分之一。哪怕泡4個小時,都會大大降低單寧含量。這是因為單寧會部分溶解在泡豆子的水里。測定發現,泡的時間越長,泡豆水里溶出的單寧就越多。同樣,和不泡豆打出來的豆漿相比,豆子浸泡12小時之后再打漿,其中的植酸含量會減少47%,皂甙含量降低29%。
單寧和植酸會讓人感覺到澀味,皂甙多少有點肥皂味,所以泡過豆子再打豆漿,豆漿的味道就會明顯改善。
不過,人們可能更關心胰蛋白酶抑制劑的事情,它關系到豆漿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我們的測定表明,泡豆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水平大約是11mg/100ml,和市售各種熟豆漿產品的水平相當;而不泡豆的豆漿中含量為23mg/100ml,是市售熟豆漿產品的兩倍。也就是說,豆子浸泡12小時之后再制漿,其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水平會下降54%之多。
看來,中國人傳統上都要把豆子泡過一夜再磨豆漿,是相當符合科學道理的,有利于身體充分利用豆漿中的營養成分。單寧和植酸都會降低大豆中礦物質的吸收,特別是鐵元素和鋅元素;而單寧、植酸、皂甙和蛋白酶抑制劑都會降低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率。特別是對于那些身體消化吸收功能本來就不太好的人,以及容易消化不良、胃脹或腹脹腹瀉的人來說,還是喝泡過的豆子打成的豆漿更有利于營養吸收。
那么,豆子應當如何泡,泡多久呢?我們做了不同溫度、不同時間的實驗,發現在12小時之內,隨著時間的延長,效果越來越好。室溫20-25℃下浸泡12小時就可以讓大豆充分吸水,再延長泡豆時間并不會獲得更好的效果。不過,在夏天溫度較高的時候,室溫泡12小時可能帶來細菌過度繁殖的問題,會讓豆漿的風味變差,故而建議放在冰箱里面泡豆。4℃冰箱泡豆12小時大約相當于室溫浸泡8小時的效果,如果嫌18小時操作起來麻煩的話,可以把豆子放冰箱里浸泡24小時,既可以獲得最佳的效果,操作起來又很方便。
不過呢,凡事有弊也就會有利。干豆制漿雖然不利于營養素的消化吸收,風味口感也不太理想,但是對于那些食欲亢進、蛋白質和脂肪攝入過多、血脂血壓過高的人來說,倒反而是件好事情。
-
廚房用具有哪些對于我們廚房里的一些用具來說,有非常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做才能夠及時的改善這些用具,幫助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才是最好
-
如何正確的使用筷子很多人看見題目一定會很奇怪,筷子的使用作為一個中國人每個人都會,這有什么可講的呢?作為飲食的工具,筷子的使用期限和儲藏方
-
筷子在使用過程中的禁忌有哪些日常吃飯中,我們經常會用到筷子,筷子是一種吃飯的必備,正如在國外,國外人都使用刀叉吃放,雖然我們經常的使用筷子,有關筷子
-
那些藏在廚房里的中藥廚房不僅是美味誕生的地方,更是個藏龍臥虎之地,很多對身體有益的食材都隱藏在廚房之中,等著被人們發現。藥食同物在生活中有很
-
冬季給老公煲好湯 這九點要記牢!在健康飲食的角度上來講,經常飲湯是非常健康并且科學的,不僅能夠補充身體營養,有些藥膳湯品還能夠對一些疾病起到輔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