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健康炒菜方式 四種炒菜致癌隱患
炒菜的烹任方式不僅使菜侑更加別俱風味,而且有些蔬菜也特別的適合用炒的方式來烹任。但是人們往往在炒菜的過程中,重視烹調的過程和食物怎么炒才更好吃,反而把符合炒菜的健康原則給丟掉了。其實有些常見的炒菜方式對健康并不穩妥,造成健康不可估量。
炒西葫蘆排致癌首位
研究顯示:零食類所含最高,平均達到每公斤680微克,其次是蔬菜及其制品,平均每公斤含53微克。炒菜時間越長、溫度越高,蔬菜釋放出的丙烯酰胺就越多,加入食用油炒和干炒的檢測結果無異。
西葫蘆高溫加熱后釋放出的丙烯酰胺最多,平均每公斤高達360微克,僅低于零食類的薯片(680微克)和炸薯條(390微克)。
大蒜、洋蔥在高溫烹調后,平均每公斤分別釋放200微克、150微克丙烯酰胺,位列第二、第三名。
此外,空心菜(140微克)、燈籠椒(140微克)、茄子(77微克)、芥蘭(61微克)、絲瓜(60微克)、西芹(54微克)、芥菜(52微克)均進入前十名。
相比之下,生菜、菠菜、莧菜在炒制后,釋放出的丙烯酰胺較少,平均每公斤低于10微克。
“丙烯酰胺”究竟是什么?
它原被認為是工業化學物,高溫油炸、燒烤食物也會產生大量丙烯酰胺,這種物質很有可能致癌。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已將丙烯酰胺列為第二類致癌物。此外,丙烯酰胺還會損害*神經系統,攝入高劑量的丙烯酰胺會令人情緒低落,產生幻覺,甚至失去記憶。
炒蔬菜前別切太薄
平時做飯,很少人會將蔬菜在滾燙的鍋里炒那么久。六七分鐘就很容易把蔬菜炒焦,影響口感。而且,炒蔬菜時,多少會出些水,鍋內溫度會隨之降低,不易達到發生“美拉德反應”需要的高溫。
專家提醒:炒糊的菜不要吃,其有害物質會明顯增加。蔬菜不要烤著吃,烤后焦黃、變深、發黑的蔬菜,往往發生過“美拉德反應”,含致癌物。
相關文章
-
廚房用具有哪些對于我們廚房里的一些用具來說,有非常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做才能夠及時的改善這些用具,幫助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才是最好
-
如何正確的使用筷子很多人看見題目一定會很奇怪,筷子的使用作為一個中國人每個人都會,這有什么可講的呢?作為飲食的工具,筷子的使用期限和儲藏方
-
筷子在使用過程中的禁忌有哪些日常吃飯中,我們經常會用到筷子,筷子是一種吃飯的必備,正如在國外,國外人都使用刀叉吃放,雖然我們經常的使用筷子,有關筷子
-
那些藏在廚房里的中藥廚房不僅是美味誕生的地方,更是個藏龍臥虎之地,很多對身體有益的食材都隱藏在廚房之中,等著被人們發現。藥食同物在生活中有很
-
冬季給老公煲好湯 這九點要記牢!在健康飲食的角度上來講,經常飲湯是非常健康并且科學的,不僅能夠補充身體營養,有些藥膳湯品還能夠對一些疾病起到輔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