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芪
[俗名]獨根、箭芪。
[性味]性微溫,味甘。
[功效]補虛,益氣,止汗。
[宜食]適宜氣血不足,氣短乏力,表虛而易患感冒,自汗多汗之人食用;適宜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子宮脫垂,以及一切氣虛體弱之人食用;適宜慢性潰瘍,久不收斂,以及老爛腿者食用;適宜慢性肝炎,慢性腎炎.白血球減少者食用,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本草備要》:“黃芪,生用固表,無汗能發,有汗能止:炙用補中,益元氣,壯脾胃。生血,生肌,排膿內托,瘡癰圣藥。痘癥不起,陽虛無熱者宜之。”元·朱丹溪:“黃芪補元氣,肥白而多汗者為宜。”《藥品化義》:“痘科虛不發者,在表助氣為先,又宜生用。”《本草正義》:“黃芪,補益中土,溫養脾胃,凡中氣不振,脾土虛弱;清氣下陷者最宜。其皮直達人之膚表肌肉,固護衛陽,充實表分,是其專長,所以表虛諸病,最為神劑。”《得配本草》:“肌表之氣,補宜黃芪,五內之氣,補宜人參。”
[忌食]凡患有發熱病者,急性病者,熱毒瘡瘍者,陽氣旺者,以及食滯胸悶,胃脹腹脹之人忌食。
《醫學入門》:“蒼黑氣盛者禁用,表邪旺者亦不可用,陰虛者亦宜少用。”《本草經疏》:“胸膈氣悶,腸胃有積滯者勿用;陽盛陰虛者忌之;上焦熱甚,下焦虛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氣不和者勿服;痘瘡血分熱甚者忌之。”《藥品化義》:“若氣有余,表邪旺,腠理實,三焦火動,宜斷戒之。”
[按語]黃芪補氣,民眾習用之,或以黃芪燉雞,或以黃芪煨棗,故在臺灣省已列入食品管理范圍。黃芪中含有糖類、黏液質、膽堿、甜菜堿、葉酸和多種氨基酸等營養成分。據分析,黃芪對正常心臟有加強其收縮作用,對疲勞而陷于衰竭的心臟.其強心作用更加明顯。黃芪還能擴張血管,改善皮膚血液循環和營養狀況,故對慢性潰瘍久不愈合者有效。又能消除腎炎的蛋白尿,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元減少。
相關文章
-
芝麻黑豆漿 非常適合女性飲用其實在我們的身體當中有非常多的營養素能夠保護著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如果嚴重的情況下也會危害到我們的生命的,那么芝麻黑
-
綠豆的功效 夏季常吃清熱又解毒綠豆營養豐富,對人體有很多功效,夏天可以用綠豆來熬綠豆粥,能夠達到清熱去火的效果。除此之外,綠豆還有很多其它的功效。下面
-
涼茶品種有不同 保健功效更不同喝涼茶在我國通常是南方朋友的一種愛好,現在隨著大家保健意識的增強,北方的朋友們也在嘗試用這種方法達到保健的作用,通常我們
-
花生是長壽果常吃有8種健康功效花生自古就有“長壽果”的稱號。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加入適量花生,不但有助于防止動脈硬化,還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臟病和腦卒中的風
-
優質葡萄酒與劣質葡萄酒如何辨別?優質葡萄酒與劣質葡萄酒如何辨別?世界名酒品牌出產的紅酒和一般的酒廠出的就不僅是品牌和榮譽的差別,最本質的區別還是在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