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后飲食指南:促進傷口愈合多吃這些食物
手術之后如果沒有合理的營養供給,容易導致并發癥,影響傷口愈合。那么手術后飲食該如何調整才能促進傷口愈合呢?生活中哪些食物具有促進傷口愈合的功效呢?下面就為大家推薦5類食物促進傷口愈合。
手術后,講究“三高”飲食
為促進傷口愈合,術后營養強調高熱能、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飲食,而不是高脂肪。
蛋白質充足的蛋白質可以促進傷口愈合。應多選用乳類、蛋類、瘦肉、魚蝦類等優質蛋白質食物。
熱能充足的熱能可以保證蛋白質的合理利用,有益于組織的修復。成年人術后每日的熱能攝入不能低于2000千卡,但也要根據病情靈活調整。
碳水化合物谷類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每日要保證200~300克(4~6兩)的主食,并盡量做到粗細搭配。
脂肪脂肪來源主要是動物類食物和烹調油。手術后,患者每日攝入肉類食物150~200克(3~4兩)、烹調油25~30克時,即可保證每日脂肪攝入量在50~60克左右,滿足機體的需要。
維生素各種維生素的補充在術后飲食調理中非常重要,因為維生素可促進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比如:維生素C是組成膠原蛋白的材料,這是傷口愈合必需的。B族維生素與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密切相關,對傷口愈合有支持作用。維生素A有維持上皮細胞健康的作用,有利于傷口愈合。維生素D有促進鈣、磷吸收的作用,有利于骨傷的愈合。
因此,術后各種維生素的需要量都應高于平常,可從蔬菜、水果中攝取。一般建議每日蔬菜的攝入量不少于500克,水果攝入量在200克左右為宜。
無機鹽手術后,由于體液流失等原因會引起電解質代謝紊亂,所以要適當補充或調整鈉、鉀、鎂等元素的攝入量,尤其是鋅對傷口愈合有很好的作用,攝入富含鋅的食物如紅色肉類和海產品,不容忽視。
液體術后需要補充適當的液體,一般每日不低于2000~3000毫升,包括各種湯類和奶制品,即可以補充液體,又可以提供豐富的營養,促進傷口愈合。
術后飲食安排講策略
非腹部的手術,如果是小手術,因不引起或很少引起全身反應,術后即可進食半流質飲食。
大手術和腹部手術后,術后消化功能恢復正常需一定的時間,故要禁食24~48小時,待肛門排氣后,先進清流質飲食,如米湯、少油雞湯等,為保證液體量和能量的供應,可選擇少量多餐的方式。然后逐步改為流質飲食,食用雞蛋羹、米糊等,1~2天后可進食少渣半流質飲食,適當增加面條、面片、小餛飩、細嫩的無刺魚肉等,限制綠葉菜的攝入,最后由半流質飲食過渡到普食。
飲食變換過程要根據手術的大小、麻醉的方法和患者對麻醉的反應具體決定。
好文推薦:
-
芝麻黑豆漿 非常適合女性飲用其實在我們的身體當中有非常多的營養素能夠保護著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如果嚴重的情況下也會危害到我們的生命的,那么芝麻黑
-
綠豆的功效 夏季常吃清熱又解毒綠豆營養豐富,對人體有很多功效,夏天可以用綠豆來熬綠豆粥,能夠達到清熱去火的效果。除此之外,綠豆還有很多其它的功效。下面
-
涼茶品種有不同 保健功效更不同喝涼茶在我國通常是南方朋友的一種愛好,現在隨著大家保健意識的增強,北方的朋友們也在嘗試用這種方法達到保健的作用,通常我們
-
花生是長壽果常吃有8種健康功效花生自古就有“長壽果”的稱號。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加入適量花生,不但有助于防止動脈硬化,還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臟病和腦卒中的風
-
優質葡萄酒與劣質葡萄酒如何辨別?優質葡萄酒與劣質葡萄酒如何辨別?世界名酒品牌出產的紅酒和一般的酒廠出的就不僅是品牌和榮譽的差別,最本質的區別還是在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