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K的不良反應及補充注意事項
維生素K的分子式
維生素K又稱凝血維生素。一種由萘醌類化合物組成的能促進血液凝固的脂溶性維生素。廣泛存在于綠色植物如苜蓿、菠菜中,豬肝、蛋黃中也富含維生素K。1929年戴姆發現自然界中的維生素K有K1(phylloquinone)和K2(farnoquinone)兩種,維生素K3為一合成維生素,效能高于維生素K1、K2。
維生素K1為黃色油狀物,維生素K2為黃色晶體,溶于油脂及丙酮、乙醚等有機溶劑;耐熱但易被光破壞。維生素K在植物體內對光合作用有一定功能;是動物體內生成凝血酶原的必需因素,因而能促進血液凝固。
人類每天的維生素K最低需要量尚無公認的規定。動物缺乏維生素K,血凝時間延長,可引起創傷流血不止。成人一般不易缺乏維生素K,因為自然界綠色植物中含量豐富,而且人的腸道中的某些細菌可以合成維生k,供給宿主。有時新生兒或膽管阻塞病人會因維生素K的缺乏而凝血時間延長。故維生素K制劑在臨床上可用于止血。
維生素K缺乏可引起凝血障礙性疾病。1周內的新生兒稱為新生兒出血癥,發生于嬰兒期者稱為遲發性維生素K依賴因數缺乏癥。多見于生后4-8周的母乳喂養兒。臨床主要表現為皮膚出血、嘔血、便血、穿刺部位長時間出血,常合并顱內出血及肺出血而導致死亡,嚴重顱內出血常遺留后遺癥。
本病為新生兒、嬰兒期常見疾病,多見于3個月以內單純母乳喂養而母親不吃蔬菜的小兒。起病急驟,病情嚴重,容易誤診。但只要對本癥有足夠的認識,本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一旦發病只要治療及時,預后良好,如為嚴重顱內出血,預后欠佳。因此,對可能引起維生素K缺乏的孕婦,哺乳期母親及小兒應預防性用維生素K。
維生素K適宜人群:
1、表現出嚴重的出血傾向,可見皮膚紫癜、粘膜出血,注射部位出血不止,常有嘔血、便血。
2、可有出血性貧血。
3、患兒發生顱內出血,出現煩躁、高聲尖叫、頻繁嘔吐、反復抽搐,重者昏迷、呼吸不規則。
4、神志不清,吸吮力弱或消失,有癱瘓等后遺癥。
5、孕婦及哺乳期母親應多食含維生素K豐富食物,如豬肝、黃豆、菠菜、卷心菜、紫花苜蓿等。
6、使用抗凝藥、大量抗生素等藥物的孕婦及小兒,或雙胎、早產兒以及患有肝炎、先天性膽道閉鎖的小兒應預防性給予維生素K。
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
K1的不良反應較少,僅在靜脈注射時出現面紅、出汗、胸悶等。故常用于肌內注射。人工合成的K3 、K4的不良反應較多,口服后可有惡心、嘔吐,大劑量時可引起蛋白尿。
1、可致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
2、較大劑量可致新生兒、早產兒溶血性貧血、高膽紅素血癥及黃疸。
3、可致肝損害。
4、小腸系后障礙——膽管疾病,腸道癥狀。
5、腹瀉——礦物油服用過多致維生素K吸收不良。
6、抗生素服用過多,致腸內細菌不平衡,無法制造維生素K2。
7、輕癥維生素K缺乏癥病例補充維生素K及輸血為主。
8、維生素K缺乏合并顱內出血急性期以止血、輸血、營養支援療法、對癥處理治療。
9、恢復期及后遺癥期以營養腦細胞為主,加強功能鍛煉。
-
如何有效的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新鮮蔬菜與水果。蔬菜中,辣椒、茼蒿、苦瓜、豆角、菠菜、土豆、韭菜等中含量豐富;水果中,酸棗、鮮棗
-
哪些食物可以補充維生素其實在我們的身體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遵循什么樣的飲食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那么你知道嗎?哪些食物可
-
維生素D和鈣質能緩解經前期綜合癥經期綜合癥是指在經期或行經期前后發生的下腹部疼痛,常伴隨有惡心、嘔吐、腹瀉等,嚴重的可出現面色蒼白、手腳冰冷、冷汗淋漓等
-
多吃維生素令男人性趣興起來維生素E有調節性腺和延長精子壽命的作用。維生素E能改善血液循環,可以提高毛細血管尤其是生殖器部位毛細血管的運動性,可提高性
-
維生素A中毒癥的兩類癥狀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維生素A過多了會中毒,他們覺得維生素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維生素A過多最多也就造成營養過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