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粥文化的價值解構
在中國四千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中,粥的蹤影伴隨始終。關于粥的文字,最早見于周書:黃帝始烹谷為粥。由此可見,粥與中國人的關系,正像粥本身一樣,稠粘綿密,相濡以沫;粥作為一種傳統食品,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
如今,粥這一中國傳統的食品又被賦予了新的價值含義。
這個時代能產生流行無非兩種情況,一是創造出了某種前所未有振奮人心的價值,一是解構了被大肆標榜懸壺濟世的價值。之前“無米粥”的流行屬于后一種情形。
無米怎有粥?廣東甚至有句俚語“煲無米粥”形容口惠而實不至的承諾,“無米粥”的科學充分還是米,只不過把米遁形成為噱頭,讓我想起當年營養米糊的廣告。
既是被解構,說明其價值長期存在,中國人喝粥的歷史由來已久,但多是出現在種種“非常時期”,粥溫貧暖老大顯身手,于是甚至被冠于“諸德”之說。《魏書》記載,劉郁被強盜捉住,只因其遠親房景遠荒年曾施粥賑災,強盜也“食其粥得活”,故眾人皆殺而劉郁獨活。
從《周書》里“黃帝始烹谷為粥”算來,我們富貴時喝粥,如林妹妹和慈禧老佛爺喝的精致小粥;兇歲更是以粥得活,“大躍進”時代人民公社里吃的“雙蒸飯”其實也是粥的一種。總的來說,粥的意義都延伸向苦楚和隱忍,如王蒙《堅硬的稀粥》、小津安二郎《茶泡飯的滋味》。
沉重得太久,難免會荒誕地癲狂一回,所以清湯寡水的粥也被娛樂了一把,無米粥不僅在廣州火,還紅到北京城,和生猛海鮮一道拉動內需,哪里還是當年街邊一檔“白云山泉水明火白粥”的模樣?
價值一經解構,如同娜拉已經出走,接下來怎么辦?
粥的喝法,可以按市場需求自行變化發展,粒粒香的沙鍋粥或是下了鮑翅的粥火鍋,普天同慶,貧富皆宜,不像《物權法》一樣會被人扣上“姓資姓社”的帽子。眼下又是另一種青黃不接的日子——每年的三四月份農作物尚未收成,河鮮海鮮也欠缺完美,加之氣候不爽,雜病叢生,所以倒不如返璞歸真,像從前一般,一鍋白粥,幾樣小菜,自得其樂。
一年之中,一生之中,總有邂逅粥的日子,這是平靜的宿命。
雖然潮汕人也是廣東人的組成部分,但在生態上潮汕人又顯得非常特立獨行,和廣東的主題文化注意區別,比如說我曾經聽一個老廣州說煲明火白粥要用陳年的米,那才有味,但潮汕人老趙卻認為那是無稽之談,他酷愛的潮州粥不僅要用新米,而且要用黏性和彈性都恰到好處的新米。
很多人只看到了潮汕人操練鮑參翅肚時張揚的一面,卻很少注意潮汕人身上也有隱忍的特質,以前廣州城里處處可見豪華氣派的潮州酒樓,現在反而多了許多蕞爾小店,老趙帶我去喝沙鍋粥,但沒有往繁華路上走,而是江南西巷子邊上一家叫“潮膳”的小店。
一進門老板就強調此處和外面風頭火勢的無米粥不同,不僅有米可看,還粒粒清楚,但這沙鍋粥又和別處的稀飯泡飯有異,粥水夠黏,渾然有形。老趙說這就是小店的好處了,煲這樣一鍋粥,需要不停翻攪幾個小時,店大客多,容易犯“蘿卜快了不洗泥”的毛病,含含糊糊就對付過去了,小店沒有太大的功利心,生意穩定,踏踏實實攪好那一鍋粥。
煮粥事小,學問卻大。攝影師黃皓曾想煮一鍋粥討老婆歡心,但每次都無一例外煮成一大鍋白米飯。我個人的經驗是把吃剩的米飯摻進大量水瞎煮半天也成粥了。這些在沙鍋粥經營者眼里都屬于旁門左道,沙鍋粥是把生米和水一同下鍋,雖然米形猶在,但入口即化。
沙鍋粥的美味在于有新鮮的海鮮助陣,老廣州喝粥鐘愛皮蛋瘦肉粥或是菜干燒骨粥,而沙鍋粥的拳頭產品由花蟹粥之類的海鮮粥主打,眾所周知潮汕地區的鹵水和打冷出名,這也是佐粥之妙品。
尋常巷陌中的沙鍋粥店一直營業到深夜,說是遁隱也好,慢慢就成為街坊鄰里生活中難舍棄的一部分。
-
女人吃百合有哪些好處 怎么吃更健康大家都知道百合花里面,對于我們的女性朋友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花朵,清新的香氣能夠對我們的女性朋友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狀
-
產后不宜立刻減肥 產婦應該這么吃啊對于一些孕媽媽來說,在生完寶寶之后應該如何正確的飲食才是最好的,有很多的孕媽媽在生完寶寶都想著要恢復自己的身材,那么你知
-
西餐中蔬菜該怎么吃如今在我國西餐也越來越流行,很多情侶約會都會選擇去西餐廳,可是也有很多人吃不慣西餐,因為里面經常出現生菜,比如蔬菜沙拉。
-
為什么食物能給人安慰?常在電視劇中看到,主人公一旦生氣就會大吃東西。那么,為什么生氣可以通過吃東西來宣泄出來呢?其實,生活中很多時候,吃東西都
-
常常喝的咖啡你了解多少?咖啡的氣味醇香濃厚,而且還能起到提神的作用,所以深得大家的喜愛,尤其是一些小白領,一上班就泡上一杯濃濃的咖啡,開始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