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長期缺乏哪幾種營養元素
中國人民在近代史上飽受痛苦,長期食不裹腹,營養自然就不良了。在新中國建立后,雖然國家取得獨立,但是人民的生活物質水平還是不高,飲食單一,營養難以得到保證。建國以來,我國一共開展過5次全國營養調查,分別在1959年、1982年、1992年、2002年和2012年。由于1959年,我國處于三年經濟困難時期,糧食短缺,因此當年的數據對于生活水平已經明顯提高的我們來說,參考意義不大。
從1982年開始至今,每10年一次的全國營養調查發揮了及時了解國民營養問題,以便進行干預的重要作用,促進了國人營養狀況的改善。中國營養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翟鳳英告訴《生命時報》記者,2012年營養調查是目前最新數據,調查發現,30多年來,我國居民在一些營養素的攝入上一直處于缺乏狀態,且有逐年嚴峻的趨勢,必須引起重視!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國人長期缺乏哪幾種營養元素。
缺維生素A對策:適量吃些肝
維生素A又叫視黃醇,4次營養調查發現,我國居民每日攝入視黃醇當量(具有維生素A活性物質所相當的視黃醇量)1982年為119.5微克、1992年為476微克、2002年為469.2微克、2012年為443.5微克,與《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下文簡稱為“DRIs”)中推薦的750微克相比,差距不小。視黃醇的主要功能是維持正常視力和生長發育,如果缺乏主要表現為易患感染性疾病、夜盲癥、干眼病等。膳食中缺乏視黃醇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動物肝臟吃得太少;二是富含胡蘿卜素的黃綠色蔬果吃得不夠。因此,飲食中適量吃些富含視黃醇的豬肝、雞肝等動物肝臟,以及富含胡蘿卜素的胡蘿卜、南瓜、鮮紫蘇等黃綠色蔬果,是補充視黃醇的有效方法。
缺維生素B對策:多吃綠葉菜
維生素B也叫核黃素,營養調查發現,1982年我國居民每日核黃素攝入量為0.9毫克,1992年、2002年和2012年都穩定在0.8毫克,而 DRIs的推薦攝入量為1.3毫克。核黃素非常重要,缺乏時主要表現為嘴唇、嘴角、眼角、舌頭、陰囊等黏膜部位腫脹發炎。食物過于單調,缺乏綠葉蔬菜、奶類和蛋類,同時壓力、疲勞可能增加身體需求量,都是導致核黃素缺乏的重要原因。食物中富含核黃素的不多,動物肝、腎和蛋黃等相對較高,谷類、胚芽和豆類也是很好的來源。值得提醒的是,綠葉蔬菜中核黃素的絕對含量不及肉類,但按營養素密度來算,菠菜、小油菜等綠葉蔬菜是核黃素最密集的食物來源。
-
女人吃百合有哪些好處 怎么吃更健康大家都知道百合花里面,對于我們的女性朋友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花朵,清新的香氣能夠對我們的女性朋友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狀
-
產后不宜立刻減肥 產婦應該這么吃啊對于一些孕媽媽來說,在生完寶寶之后應該如何正確的飲食才是最好的,有很多的孕媽媽在生完寶寶都想著要恢復自己的身材,那么你知
-
西餐中蔬菜該怎么吃如今在我國西餐也越來越流行,很多情侶約會都會選擇去西餐廳,可是也有很多人吃不慣西餐,因為里面經常出現生菜,比如蔬菜沙拉。
-
為什么食物能給人安慰?常在電視劇中看到,主人公一旦生氣就會大吃東西。那么,為什么生氣可以通過吃東西來宣泄出來呢?其實,生活中很多時候,吃東西都
-
常常喝的咖啡你了解多少?咖啡的氣味醇香濃厚,而且還能起到提神的作用,所以深得大家的喜愛,尤其是一些小白領,一上班就泡上一杯濃濃的咖啡,開始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