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斷奶不傷寶寶身與心
正確的斷奶原則
1、循序漸進
斷奶是個過程,而不是一時的事件。如果沒經歷一段時間的適應而直接斷奶,對寶寶來說是件難以接受的事情。特別是如果寶寶從心理上不能擺脫對母乳的依賴,那么他就可能會對其他食物產生排斥心理,食欲減退,時間長了會危害寶寶的身體健康,同時也不利于寶寶心理成長。
2、保持親密的親子關系
在斷奶階段繼續受到依附性的教養,一步一步地掌握各方面的能力,會讓寶寶的心理更有安全感,情緒也更穩定。寶寶的內心更有自信了,就會有能力逐漸地變得獨立起來。
正確的斷奶時機
6個月斷奶寶寶
這個時期的寶寶對母乳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哺喂過程會帶給他們安全感,所以在心理上更依賴母乳。突然斷奶之后寶寶會有一種失落感,認為媽媽不愛他了,并因此而變得焦躁不安,這不僅會給寶寶身體帶來影響,還會對寶寶心理發育產生不利影響。
應對策略:
1. 媽媽在逐漸地斷奶的過程中,要細心地對寶寶加以照看,對寶寶的行為做出及時的響應,積極地愛撫寶寶,多和他說話,在寶寶哭的時候給予及時的安慰。千萬不能急躁,更不能訓斥寶寶。
2. 在斷奶前,父母應對寶寶的身體狀況有所評估,只有寶寶身體狀況好,消化能力正常時才可以斷奶。應有長遠的打算,可以4個月起按時添加輔食,逐漸喂些奶糕、米粉、稀飯等,為斷奶做好準備。一旦寶寶接受這些食物,就可逐漸過渡到斷奶。
專家觀點:斷奶不能急于求成
斷奶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遇到寶寶身體不適或戀奶等情況時,還需要反復多次嘗試斷奶。只要斷奶前有了充分的準備,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寶寶就會順利地斷掉母乳。
12個月斷奶寶寶
1-1歲半左右的寶寶對與母親分開非常敏感,他們強烈需要一種安全感,而且吸吮需求也很強烈,尤其在就寢時間更為明顯。如果與媽媽分開,寶寶就會特別傷心,還會產生疑慮、恐懼等心理。
同時這個時期是寶寶成長過程的一個轉折點,是心理活動急劇發展的時期。由依賴性強的寶寶到獨立小兒,他的身體發育、智力發育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寶寶的“自我”意識也開始萌芽。如果采取不恰當的斷奶方式,寶寶往往會夜驚、拒食、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甚至造成發育緩慢。
應對策略:
1. 在寶寶長到6個月左右,陸續添加輔食,在該吃奶的時候先喂輔食,逐漸拉長兩次喂奶間隔。當寶寶對母乳以外的食物味道感興趣的時候,父母用適當的語言誘導和強化,使寶寶受到鼓勵和表揚,感到愉快,在心理上把斷奶當作一個自然過程。
2. 斷奶前的幾個月里,應該逐漸引導寶寶多吃輔食,達到吃飯為主、哺乳為輔的狀態,初具一日三餐的布局, 減少寶寶對母乳的興趣。
3. 除三餐外,早晚還要各吃一次配方奶。母乳可由早晚各一次,逐漸減為晚上一次,最后完全停掉而代之以配方奶。
4. 逐漸增加寶寶用杯子喝飲料、喝湯,用勺吃飯、吃菜的機會,淡化寶寶對吸吮的心理依賴。同時,增加爸爸和其他親人喂食次數,拓寬寶寶的注意面。
5. 剛斷奶時,寶寶需要比往日更多的關注,媽媽要花大量的時間和寶寶說話、玩耍、閱讀。12個月時寶寶特別喜歡到戶外活動,多走出家門看一些大自然的景物,分散寶寶的注意力,活動范圍逐漸擴大,興趣逐漸增加,與媽媽的接觸時間逐漸減少,有利于緩解因斷奶給他帶來的煩躁和不適應。
專家觀點:選擇合適的時機
媽媽在斷奶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寶寶的身體狀況,應選擇寶寶健康的時候而非生病期間,因為寶寶的抵抗能力在斷奶之后會有所下降。
斷奶時間應該在春、秋兩季。要避開夏季,避免寶寶在炎熱的季節里因斷奶而發生胃腸功能紊亂。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發生和流行的時候,也不宜給寶寶斷奶。
-
兒童營養飲食的原則其實在我們的身體當中,有非常多的兒童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吃飯,才能夠有非常好的營養,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的,
-
生病了怎么樣很好的去合理營養大家都知道,一般小孩子生病以后肯定在飲食方面多調理,不然的話,孩子也會出現抵抗能力差,那么現在就為大家介紹小孩子生病以后
-
全麥食品 兩歲孩子才可以吃的現在大家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又高又壯,在飲食方面經常給孩子吃一些魚肉之類的,可能大家不知道,一般小寶寶在兩歲之后才可
-
吃素會不會影響孩子將來的身高隨著社會的進補,吃素已經成了一種時尚,可是孩子吃素會不會影響成長呢?這個問題,值得每位家長思考一下哦。
-
食物營養多,寶寶吃什么食物能補鋅鋅是我們身體里必不可缺的微量元素,很多媽媽不知道補鋅的知識,胡亂給孩子補,這樣不可以。補多了就會寶寶的臟器帶來負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