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兒童“愛上”果蔬菜 從混合喂食開始
很多兒童都有偏食的問題。兒童偏食導致營養的不均衡,將影響到兒童的健康成長。如零食、高熱量食物是孩子的最愛而果蔬這些健康的綠色美食是孩子所排斥的。如何糾正這種不科學的飲食習慣,讓你的孩子“愛上”果蔬。
1.混合喂食
如果寶寶不喜歡吃蔬菜,當他看到碗里有青菜時他會拒絕吃飯,這時父母可千萬不要用強硬的手段,可以把飯端到廚房去,跟寶寶說:“我給你換一碗沒有的。”然后偷偷地將蔬菜和米飯混合在一起,讓寶寶看不出來,這樣就很容易喂食了。
2.將蔬菜切細或剁碎
一些金針菇、蒜和一些纖維太長的蔬菜,直接吞食容易造成寶寶吞咽困難或產生嘔吐。建議給幼兒食用前,應先切細或剁碎。
3.少量開始
部分的蔬果含特殊的氣味:如苦瓜、芥菜、荔枝,寶寶可能一開始不能接受,媽媽可以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先從少量開始,或者等寶寶大一點的時候再食用。
4.讓寶寶愛上顏色
部分的青菜、水果有特殊的顏色,如紫甘藍、胡蘿卜、彩椒、櫻桃等,過于鮮艷的色彩也可能會引起寶寶的恐懼。媽媽們可用小朋友可以接受的方式來教育,如可告訴寶寶:吃了紅色的菜菜和水果,就會像白雪公主一樣有著紅撲撲、漂亮的臉蛋哦。
5.變變形狀變變味
大部分的小朋友可能無法接受太酸的水果,可將水果放的熟后再吃。也可以試試混合甜的水果、加些沙拉醬打成果汁(不濾渣),或是做成果凍或者是寶寶喜歡的形狀來吸引小朋友嘗試。
飲食不均的5個后遺癥
1.便秘是最常見問題
纖維素可以促進腸道中有益菌的生長,抑制有害菌的增生。纖維素攝取不足,使消化吸收后剩余的實體變少,造成腸道蠕動的刺激減少。當腸道蠕動變慢時,容易產生解便困難的便秘癥狀;除了可能使寶寶排便疼痛或出血外,糞便在腸道中停留的時間過久,將會產生有害的毒性物質,破壞寶寶腸內有益菌的生長環境。
2.維生素攝取不足
蔬果是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維生素C與膠原和結締組織形成有關,它可使細胞緊密結合,當缺乏時,可能影響牙齒、牙齦的健康,產生皮下容易出血及身體感染的現象。
黃、橘色蔬果是β胡蘿卜素的豐富來源,β胡蘿卜素在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供身體使用。這與骨骼、牙齒生長發育、視覺的功能及皮膚、黏膜細胞的完整有很大關系。當缺乏時,可能出現夜盲癥、毛囊性皮膚炎、身體感染等現象,甚至影響心智發展。
3.肥胖問題
飲食中缺乏纖維素的飯不容易產生飽足感,常會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產生肥胖及成年后罹患慢性疾病。
4.免疫力下降
蔬果富含有抗氧化物的成分(如維生素C、β胡蘿卜素)。攝取不足時,就無法和體內有害的自由基抗衡,影響細胞和組織的健全發展。且營養素攝取不均衡時,會使免疫力下降,寶寶容易感染、生病。
5.導致過多的零食
很多寶寶不喜歡蔬果,而喜歡高油、高糖的食物。高油、高糖的零食會影響正餐食欲,容易產生體重不足及營養缺乏的癥狀;而甜食、油炸與過咸的零食會造成齲齒、肥胖或口味過重等不良影響。
-
兒童營養飲食的原則其實在我們的身體當中,有非常多的兒童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吃飯,才能夠有非常好的營養,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的,
-
生病了怎么樣很好的去合理營養大家都知道,一般小孩子生病以后肯定在飲食方面多調理,不然的話,孩子也會出現抵抗能力差,那么現在就為大家介紹小孩子生病以后
-
全麥食品 兩歲孩子才可以吃的現在大家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又高又壯,在飲食方面經常給孩子吃一些魚肉之類的,可能大家不知道,一般小寶寶在兩歲之后才可
-
吃素會不會影響孩子將來的身高隨著社會的進補,吃素已經成了一種時尚,可是孩子吃素會不會影響成長呢?這個問題,值得每位家長思考一下哦。
-
食物營養多,寶寶吃什么食物能補鋅鋅是我們身體里必不可缺的微量元素,很多媽媽不知道補鋅的知識,胡亂給孩子補,這樣不可以。補多了就會寶寶的臟器帶來負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