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健康飲食習慣從小孩兒開始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再也不像過去的小孩子,有時候上完學回來還要自己做飯,現在很多的父母都很少親自做飯了,更何況是小孩子,但是研究發現,經常讓孩子在廚房幫忙,可以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
如今雖然生活越來越講究,可孩子們的營養健康依然讓很多父母憂心,“小胖墩”、“豆芽菜”越來越多。身為父母,不僅要給孩子提供充足的食物,更要從小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近日,某部門進行了一項新研究,他們選取了151所學校,調查孩子們的烹飪經驗和食物選擇習慣。結果發現,那些經常在廚房幫忙,和父母一起參與食材選擇和烹飪過程的孩子,飲食習慣更加健康。與從不插手做飯的孩子相比,他們更喜歡蔬菜、水果等健康食物,而不是垃圾食品。這項研究還顯示,讓孩子參與買菜做飯,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自尊心。
父母不妨從生活細節開始,讓孩子從小吃出健康。
第一,讓孩子參與食物的選擇和購買。這是讓孩子認識不同的食物,了解它們營養價值和特點的絕好機會,家長可以介紹一些營養知識,比如蔬菜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奶類含鈣豐富、有利于骨骼健康等,循序漸進地教給孩子營養和健康知識。
第二,讓孩子參與食物的烹調。許多父母生怕孩子傷著、燙著,不許孩子靠近廚房。其實,參與食物的準備、制作,不僅可以幫他們加深對食物和營養知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受益一生。
第三,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很多孩子吃飯喜歡挑挑揀揀,這和家長的喂養方式有關。在孩子偏食或挑食時,家長不要輕易評價好壞,也不要總是說“我家孩子最喜歡吃什么、不喜歡吃什么”等,這種做法會在不知不覺中強化孩子的不良行為。而要通過生活中的例子,順其自然地進行引導。
第四,不要用食物獎懲孩子。有些家長喜歡用美食作為獎懲孩子的手段,比如考試考得好,就獎勵吃一頓大餐。結果,孩子就會把在外就餐看成美好的東西,逐漸喜歡上它。
所以說家長們還是要訓練一下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多到廚房幫幫忙。
好文推薦:
-
兒童營養飲食的原則其實在我們的身體當中,有非常多的兒童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吃飯,才能夠有非常好的營養,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的,
-
生病了怎么樣很好的去合理營養大家都知道,一般小孩子生病以后肯定在飲食方面多調理,不然的話,孩子也會出現抵抗能力差,那么現在就為大家介紹小孩子生病以后
-
全麥食品 兩歲孩子才可以吃的現在大家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又高又壯,在飲食方面經常給孩子吃一些魚肉之類的,可能大家不知道,一般小寶寶在兩歲之后才可
-
吃素會不會影響孩子將來的身高隨著社會的進補,吃素已經成了一種時尚,可是孩子吃素會不會影響成長呢?這個問題,值得每位家長思考一下哦。
-
食物營養多,寶寶吃什么食物能補鋅鋅是我們身體里必不可缺的微量元素,很多媽媽不知道補鋅的知識,胡亂給孩子補,這樣不可以。補多了就會寶寶的臟器帶來負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