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饑餓是保健良方
幾乎所有減肥專家都認為,肥胖的主要原因就是吃得太多、消耗不了。反過來講,膳食合理、適當運動,沒有過剩熱量轉為脂肪,就不會有肥胖的問題。比如,美國是世界上胖子最多的國家,而埃塞俄比亞等鬧饑荒的國家,胖子絕對是難得一見。
長期以來,人類社會一直在同饑餓現象作斗爭。食不果腹、面帶饑色,基本營養不足,健康自然無從談起。這一觀念早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然而,大吃大喝、大腹便便,體內垃圾食品過剩,同樣是一種不健康的表現。它不僅涉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還與人們的健康觀念有關。
與從前比,我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飲食更加豐富多彩。但有東西吃了,人變胖了,伴隨而來的心腦血管、糖尿病等“富貴病”越來越多。對此,國家心血管病科研專家洪昭光教授指出,這不是物質文明的錯,而是精神文明不足,健康觀念陳舊造成的。
其實,輕微饑餓有利于健康。民間俗語稱“常帶三分饑,飯吃七分飽。”明代李漁的養生之道是——饑飽之度,不得過于七分是已。原因在于“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另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沃爾福德教授介紹,在1991-1993年他和7位同事在亞利桑那州大沙漠“第二生物圈”里與世隔絕地生活了兩年。曾詳細記錄了減少食量后這些科學家身體狀況發生的變化:4名男子的體重平均下18%,4名女子的體重平均下降10%。8位科學家的血壓平均下降20%,血糖和胰島素平均下降30%。8人的膽固醇值由平均的195下降到“極其健康和正常的125”。
輕微饑餓還有助于長壽。有科學家在實驗室對老鼠做過類似實驗。讓一部分實驗鼠吃飽,而讓另一部分實驗鼠的食量減半,結果半饑餓實驗鼠的體能和精神狀態比吃飽的實驗鼠好得多,心臟更健康,免疫力更強,生殖能力更旺盛,壽命延長70%。有關肥胖癥的研究顯示,同樣身高但體重越重的人死亡率越高,壽命越短;相反的,同樣身高但體重越輕的不吸煙人士,死亡率越低,壽命越長。因食量較小容易躲過食物的慢性毒,生大病的機會就較少,而且體重輕者心臟負擔也輕,故能享長壽。
如今,隨著人類物質生活越來越好,可供食用的東西越來越多。科技的發展也使得以前需要大量體力消耗的活動,變得不怎么需要體力支出了,人們對熱量的需求已較幾十年前有了很大變化。因此,一日三餐對于許多人來講,不一定就是一種健康的飲食模式。人們每到吃飯時間就會有一定饑餓感,更多的只是一種習慣性反應,并非一定是身體所需。
至于輕微饑餓為什么會導致動物健康長壽?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內爾森教授解釋說,細胞死亡是衰老的重要因素,而輕微饑餓會激發體內的潛能,使之拯救細胞不死。于是,他進而建議說,那些平時喜歡大吃大喝的人,不妨有規律地在自己一日三餐中減去一餐或減少每餐的食量。
-
促進子宮發育的5種食物 女性朋友要清楚大家都知道女性朋友們離不開子宮的一種器官,因為子宮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健康的狀況也是比較多的,我們應該如何促進子宮發育,保
-
飲食健康原則,平衡膳食,你做到了幾條?只要有一個健康的飲食才可以幫助到我們的身體,那么我們大家就應該要學會飲食方面,適合這些吃的,才可以讓身體更加健康的,到底
-
午餐一個雞蛋 讓你精神一下午尤其是在夏天這個季節里面,大家中午如果不睡覺,感覺特別的疲憊,任何精神都沒有,所以想要保持精神,那么在午餐可以適當的吃一
-
吃晚飯的最佳時間 你知道嗎大家在晚上吃飯的時候是不是都沒有固定的時間,有的人吃飯比較早,吃飯比較晚合適,現在吃晚餐也是有最佳時間的,現在就為大家介
-
吃飯十分飽 小心癌癥會找上門的當我們面對一些美食的誘惑可能大家都會暴飲暴食,總是把肚子給吃飽以后才感覺特別不舒服,可能大家不知道,如果是吃飯十分飽,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