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體質的女人如何補血快
女性血異常劃分四種類型:血虛、血瘀、血熱、血寒,解決之道在于對癥調血,因人而異。血虛的人膚色發黃、口唇色淡、毛發無光澤;血瘀常導致膚色口唇晦暗、皮膚毛發干燥;血熱則導致皮膚油膩粗糙、易生痤瘡等;血寒則面黃,四肢冰冷且行經時四肢無力;
除了先天不足外,長期的勞累、壓力過大、營養不足都可能造成血虛。外傷、手術以及月經量過多和女性生產等也會造成失血過多,出現血虛。品種繁多的化妝品雖然可以臨時應對,但追求內外兼美的健康女性,更應該選擇補血活血,由內而外的美容方法。
不過女性要怎樣知道自己是否需要補血?以下測試可以讓你了解自己是否需要補血:
膚色暗淡,唇色、指甲顏色淡白。
時常有頭暈眼花的情況發生。
最近一段時間經常心悸。
睡眠質量不高,經常無緣無故失眠。
經常會有手足發麻的情況發生。
月經顏色比正常情況偏淡并且量少。
如果你有三條以上回答“是”,建議你應該到醫院進行檢查,并注意補血。
血虛
除了先天不足外,長期的勞累、壓力過大、營養不足都可能造成血虛。外傷、手術以及月經量過多和女性生產等也會造成失血過多,出現血虛。
調養重點——補血
1、食物進補
通過飲食來補血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平時可常吃補血食物,如菠菜、花生、蓮藕、黑木耳、雞肉、豬肉、羊肉、海參等;水果可選用桑椹、葡萄、紅棗、桂圓等。這里推薦一款偏方——補血甜湯。
【原料】水發黑木耳50克,花生50克,紅棗15枚,山藥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把原料洗凈放入沙鍋,加適量的水,燉煮2小時左右即可。
【用法】每天喝一大碗,堅持1周就能有明顯的效果。
2、藥膳幫忙
常用的補血中藥有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阿膠等,可用這些中藥和補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藥膳,如當歸羊肉湯、四物雞湯等,均有很好的養血效果。
3、按摩四大補血穴位
每天花15分鐘按摩補血四大穴位,能輔助調節血虛。這四個穴位分別是關元穴(臍下約1.5寸處)、氣海穴(肚臍下方約3寸處)、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1橫指處),三陰交穴(下肢內踝上3寸、脛骨后緣處)。
專家叮嚀
1、由于血虛時常伴有氣虛存在,因此,在選用補藥時還應適當加些補氣藥物,如黃芪、黨參、鹿茸、甘草等。這樣可增強補血藥的效果。
2、中醫診斷的“血虛證”中有一部分是貧血患者,但不一定被診斷為“血虛證”的人都出現貧血的化驗指標。
3、補血期間要注意控制脂肪攝入,因為補血的營養成分在油脂成分少的情況下好吸收。少吃辛辣刺激、過冷和過熱的食物,以保養脾胃,促進吸收。
血瘀
導致血瘀的因素有很多:著涼,為了美冬天也堅持穿短裙子;脾氣大、壓力大或遇到很多不順心的事,導致脾氣急躁,心情長期不愉快等。
中醫調養重點——活血化瘀瘀
1、飲食進補
多吃具有活血化瘀通經功能的食物,這里推薦一款偏方——蓮藕紅花燉排骨。
【原料】排骨500克,鮮藕300克,紅花5克,料酒5克,鹽適量。
【做法】排骨、藕切塊,放入沙鍋中,加紅花、料酒、鹽和適量水,燒開后撇去浮沫,小火燉至肉爛即可。
【用法】一般每周吃一次,連吃1個月見效,但月經期、孕期禁吃此方。
2、中藥調理
常用的活血化瘀藥物有柴胡、香附、郁金、當歸、元胡、丹參、川芎、桃仁、紅花、三七等,但經期、妊娠期和有出血傾向的人禁用。另外,還有中成藥逍遙丸、越鞠丸等。
3、精神保養
遇事不要太激動,多和朋友聊天、出游,避免過度緊張、勞累,有助于改善氣血運行。
4、多做運動
運動可改善血液的高凝狀態,為您推薦一套簡單的辦公室活血操:
站在椅子后,雙手扶住椅背,兩腳分開同肩寬,吐氣時蹲下,吸氣時站起,連續做6次;面向桌子站立,雙手撐在桌邊,挺胸仰頭,身體向后彎,堅持5秒還原,重復動作6次。
專家叮嚀
1、血瘀的女性不宜吃寒涼食物,如冷飲、西瓜以及剛從冰箱里取出的食物。
2、少吃肥肉、甜食、油炸食品、鹽和味精,以避免血黏度增高,加重血瘀的程度。
血熱
人們吃的普遍比從前好,辛辣刺激、煙酒肉食都是餐桌上必不可少之物,這些食物都會助長體內的熱氣。
中醫調養重點——涼血
1、飲食進補
平時多食用大米、薏米、赤小豆、綠豆、苦瓜、蓮藕、雪梨、絲瓜、馬蹄、鮮蘆筍、螃蟹等食物。絲瓜燉綠豆鴨就是一道具有清熱涼血功能的食療菜。
【原料】凈鴨半只,絲瓜500克,綠豆50克,姜5克,鹽適量。
【做法】絲瓜去皮切塊,鴨切塊,綠豆泡開,將所有原料放入沙鍋燉至肉爛即可。
【用法】每周吃2次,血熱的癥狀就會緩解。
2、避免熬夜
奮戰一夜后難免口干舌燥火氣上升,要使血“涼快”就得盡量避免熬夜。
3、愛上瑜伽
溫和舒緩的運動更適合血熱的人,有利于調節體內血液循環,撫平情緒波動,瑜伽就是首選。
專家叮嚀
1、過度勞累、熬夜、性事過度,難免耗傷陰液,陰虛不能制約陽氣,就會出現陽熱。
2、血熱的人情緒容易過度激動,平時要注意保持情緒穩定,忌大喜大悲大怒。
3、血熱的人忌吃油炸、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遠離煙酒。
血寒
血寒是相對少見的一種情況,指局部脈絡寒凝氣滯、運行不暢所表現的征候。如果“腎陽”不足,血液得不到適當溫煦就會變冷。
中醫調養重點——散寒
1、食物進補
這種體質的女性平時要多吃溫性、熱性食物。益母草燉牛肉既能暖身又能預防瘀血,很適合血寒證。
【原料】牛肉300克,益母草10克,姜2大片,鹽適量。
【做法】將原料放進沙鍋中,加水燒開后撇凈血沫,小火燉肉至肉爛即可。
【用法】每周吃2次。
2、藥補調養
通常可以用溫經散寒、通脈養血的藥物,如艾葉、生姜、當歸、肉桂、川芎、熟地、枸杞子、炙甘草、杜仲等。
3、注意保暖
尤其是手腳和小腿,熱氣是往上升的,下肢暖了全身就不冷了。另外,還要保證充足睡眠,平時多曬曬太陽。
專家叮嚀
1、血寒的人要忌食寒涼、生冷食物。
2、冬季從室外進到溫暖的房間要注意及時脫掉厚衣服,免得太熱而出汗,反而會使身體感到更寒冷。
簡便易行的補血美顏方法
關愛自己的女人,只要注意調養,補血活血,擁有美麗容顏不再是一件難事。
飲食調養
平時應該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的營養食物,如紅棗、蓮子、龍眼肉、核桃、山楂、豬肝、豬血、黃鱔、海參、烏雞、雞蛋、菠菜、胡蘿卜、黑木耳、黑芝麻、蝦仁、紅糖等,富含營養的同時,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
中藥調養
常用的補血中藥有當歸、川芎、紅花、熟地、桃仁、黨參、黃芪、何首烏、枸杞子、山藥、阿膠、丹參、玫瑰花等天然中藥,用這些中藥和補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藥膳,均有很好的調節內分泌、養血效果。
運動養生
運動也是調養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平時可練習瑜伽、太極拳、保健氣功等舒緩運動。另外,傳統中醫學認為“久視傷血”,所以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的職業女性,應該特別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養,防止因為過度用眼而耗傷身體的氣血。
經絡療法
經常做頭部、面部、腳部保健按摩消散瘀血,并堅持艾灸關元、氣海、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對延緩衰老有一定作用。
-
產后氣血差,這些食物氣血雙補女人產后為什么會氣血兩虧?
-
補血效果好的食物有哪些很多女性都有貧血問題,這跟她們的體質有直接關系。長期的貧血,容易導致暈眩、眼花等健康問題出現,對女性身體會造成很大傷害。
-
血豆腐能補血嗎小編平時也非常喜歡吃哦!雖然看起來顏色紅紅的,好像鮮血一般,但是吃起來真叫個香啊!聽到有人說吃血豆腐可以補血,這靠譜嗎?來
-
女人養氣血容易犯哪些錯誤補氣補血是擁有好氣色的先決條件,如果氣虧血虧,那女性的健康就無法得到保障。所有,女性需要養氣血。我們知道養氣血的最好方法
-
哪些食物養血安神好在平時生活中,有一些人經常出現頭暈眼花的癥狀,這時候一般都是因為缺乏足夠的休息引起的。中醫認為,這種癥狀的人應該多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