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關節炎復食療用的幾款食譜
秋天到了,除了我們常見的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疾病會困擾我們,關節炎也是中老年人最頭疼的問題。早晚溫差的懸殊會導致關節炎的復發,除了用醫學手段來止痛,食療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疼痛,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種食物。
鹿茸豹骨灑
原料:鹿茸5g,豹骨20g,枸杞子30g,白酒1000mL。
制法:將鹿茸、豹骨、枸杞子分別洗凈后,放入裝白酒的瓶中,密封,浸泡1周后即可飲用,待白酒飲盡后,可再加白酒1000mL,重新浸泡一次。每天1次,每次飲酒25~40mL,半個月為l療程。
功效:本方具有溫陽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老年骨質增生癥,肥大性脊柱炎,癥見關節酸痛,遇風寒加重,局部無紅腫等。
山藥烏蛇湯
原料:烏稍蛇肉500g,山藥15g,茯苓 lOg,薏米lOg,生姜5片,食鹽、豬油適量。
制法:將烏稍蛇肉洗凈切成小段與山藥、茯苓、薏米一同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水,煮沸,
添加豬油、鹽、生姜、味精等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本方祛風濕,烏稍蛇具有除風濕,解毒功能,與薏米、茯苓等祛濕藥物配用,更加強了蛇肉的祛風濕作用,故此方對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等癥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黃燜鱔魚
原料:黃瓜150g,紫蘇lOg,黃鱔500g,精鹽、味精等適量。
制法:黃鱔去除鱔骨及腹內雜物,用鹽擦洗干凈,用滾開水去除血水、粘液,切成小塊。鍋內倒油,燒至八成熱,倒人黃鱔煸炒,放紫蘇、黃瓜,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煮沸,放人精鹽、味精等調味品,攪勻即可食用。
功效:補氣益血,祛濕強筋。《隨息居·飲食譜》謂“鱔甘熱,補虛助力,善去風寒濕痹,通血脈,利筋骨”。紫蘇葉有善解魚蟹之毒的特性,還有芳香健脾,調味的作用。
西洋參燉烏蛇
原料:西洋參5g,烏蛇1條,豬腿肉250g,調味品適量。
制法:將西洋參切片,烏蛇去皮、雜,洗凈,剁塊。取大燉盅一個,把蛇盤放在盅里,然后把豬腿肉、生姜和陳皮放下,加入紹酒、米醋、食鹽適量納入參片及泡洋參的水,再加清水適量,蓋上盅蓋,用條濕水紗紙將盅蓋縫口封密,隔水燉四小時即成。
功效:益氣養陰,祛風除濕。
三烏灑
原料:制川烏、制草烏、烏稍蛇、防風、川芎、紅花、生甘草各30g,雞血藤、木瓜、白芍、全當歸、生黃芪各50g,白酒1500go
制法:將上藥置白酒中密封浸泡15-20天后,飲服。每次15mL,每日2次,30天為1療程。
功效:疏風散寒,通利關節,活血化瘀。適用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風濕腰腿疼痛等。
-
秋季怎么正確吃蘿卜 蘿卜的功效在秋天這個季節里面,可能大家都特別喜歡吃蘿卜,而且蘿卜的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那么在秋天這個季節
-
秋季干燥 飲食要注意這幾點秋天的天氣也是比較干燥的,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那么我們在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幾個要點,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
-
秋后養胃不可缺少的飲食護理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七分養應該在三分治的基礎上進行,養胃即清養胃陰,治療胃燥津傷、胃陰不足的方法。癥見胃部灼痛或
-
女人秋天必吃6大排毒祛火食物入秋,很多人易上火,火大時會出現口瘡、大便澀滯等癥狀。不及時祛火,體內的毒素就會殘留過多,引起多種疾病。下面來看看六種適
-
秋天吃南瓜既護心又助眠俗話說,“秋天到,南瓜俏”,眼下正是南瓜上市的季節。除了能給我們帶來味覺上的享受外,南瓜還具有多種保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