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天氣寒 適當吃辣暖身健體
進入秋冬季節,氣溫變得越來越低,*生化代謝和功能活動也相應地減弱,在這個時候適當的食用辣椒,不僅可以御寒防凍傷,還能增強*抗病能力,對于驅寒保暖是非常重要的。
辣椒富含VC,可提高新陳代謝
說到吃辣,辣椒是首當其沖的食材。在中醫中,辣椒性熱味辛,能溫中健胃,散寒燥濕,發汗,常用于脾胃虛寒,食欲不振,腹部有冷感,瀉下稀水等癥。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辣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β―胡蘿卜素、葉酸、鎂及鉀;辣椒中的辣椒素還具有抗炎及抗氧化作用,有助于降低心臟病、某些腫瘤及其他一些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慢性病的風險;在幾個*試驗研究中發現,有辣椒的飯菜能增加*的能量消耗,幫助減肥。
在秋冬季節,人們都喜歡吃辣,還有其他的幾個原因:
首先,辣味食物具有通利肺氣、通達竅表、通順血脈的“三通”作用,秋冬換季時節是感冒等疾病的高發期,適當吃辣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
其次,《食物本草》中說,辣椒能溫暖脾胃。如果遇寒出現嘔吐、腹瀉、肚子疼等癥狀,可以適當吃些辣椒。秋冬季節天氣嚴寒,尤其是女性非常容易出現手腳冰涼、痛經等情況,適當吃辣可以溫中,提高體溫,緩解嚴寒和痛經帶來的痛苦。
最后,辣椒有一定的藥性,因此能“除風發汗,行痰,除濕。”用現代醫學解釋,就是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怕冷、凍傷、血管性頭疼。血液循環一旦加快,人的體溫就能夠很快上升,以達到驅寒防寒的效果。
辣椒不能吃太多,吃辣可選其他食材
辣椒中產生辣味的物質是一種統稱為辣椒素的辣椒堿,它是一種具有強烈刺激性作用的物質。當人們吃辣時,這種刺激從口腔開始會一直貫穿整個消化道,因此,如果過多食用辣椒,大量辣椒素會劇烈刺激胃腸粘膜,使其高度充血、蠕動加快,引起胃疼、腹痛、腹瀉并使肛門燒灼刺疼,誘發胃腸疾病,促使痔瘡出血。因此,凡患食管炎、胃腸炎、胃潰瘍以及痔瘡等病者,均應少吃或忌食辣椒。
但是,能產生辣味的食材并不止辣椒一種,一些其他的食材也能達到和辣椒相同的食療效果,且刺激性小,對人溫和,因此喜歡吃辣的大家不妨轉移視線,多多利用其他的食材。
胡椒
胡椒分為黑胡椒和白胡椒,是人們喜愛的調味品
?勺飨懔,可防腐,可作調味品,還可入藥。胡椒的作用與辣椒相似,但刺激性較小。入藥主治寒痰食積,脘腹冷痛,反胃,嘔吐清水,泄瀉,冷痢。外敷治瘡腫、毒蛇咬傷、犬咬傷,又可解食物毒。胡椒的氣味能增進食欲,對胃寒所致的胃腹冷痛、腸鳴腹瀉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并可治療風寒感冒。黑胡椒的辣味比白胡椒強烈,香中帶辣,祛腥提味,更多的用于烹制內臟、海鮮類菜肴,白胡椒的藥用價值較大,可散寒、健胃等,可以增進食欲、助消化,促發汗;還可以改善女性白帶異常及癲癇癥。
生姜
生姜性味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多種功效,當嘔吐、脾胃虛寒時常熬生姜汁服用,生姜汁辛溫,辛散胃寒力量強。因著涼而引起感冒也喝些姜湯水,可增加血液循環,使全身發熱,有助于驅逐體內風寒。秋冬季節天氣寒冷時,不妨泡一些姜茶驅寒保暖。
芥末
芥末一般分綠芥末和黃芥末兩種,芥末微苦,辛辣芳香,對口舌有強烈刺激,味道十分獨特,芥末粉潤濕后有香氣噴出,具有催淚性的強烈刺激性辣味,對味覺、嗅覺均有刺激作用。綠芥末和黃芥末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調味料。黃芥末源于中國,是芥菜的種子研磨而成,呈黃色,微苦,是一種常見的辛辣調料,多用于涼拌菜。除調味外,民間還用黃芥末內服治療嘔吐、臍下絞痛;外敷治療關節炎等。芥末辣味強烈,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可以調節女性內分泌,增強性功能,還能刺激血管擴張,增強面部氣血運行,使女性臉色更紅潤。
在秋冬季節多吃以上幾類食物,在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同時,也可以幫我們驅趕各種小病痛滋補身體,可謂一舉兩得。
好文推薦:
-
秋季怎么正確吃蘿卜 蘿卜的功效在秋天這個季節里面,可能大家都特別喜歡吃蘿卜,而且蘿卜的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那么在秋天這個季節
-
秋季干燥 飲食要注意這幾點秋天的天氣也是比較干燥的,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那么我們在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幾個要點,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
-
秋后養胃不可缺少的飲食護理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七分養應該在三分治的基礎上進行,養胃即清養胃陰,治療胃燥津傷、胃陰不足的方法。癥見胃部灼痛或
-
女人秋天必吃6大排毒祛火食物入秋,很多人易上火,火大時會出現口瘡、大便澀滯等癥狀。不及時祛火,體內的毒素就會殘留過多,引起多種疾病。下面來看看六種適
-
秋天吃南瓜既護心又助眠俗話說,“秋天到,南瓜俏”,眼下正是南瓜上市的季節。除了能給我們帶來味覺上的享受外,南瓜還具有多種保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