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肝食療方:山藥肉麻圓補肝養(yǎng)血
中醫(yī)學認為,肝具有主藏血,調節(jié)血量,主疏泄和調暢情志的功能。肝的功能正常,則氣機條達、氣血寧和、生機健旺;反之由于各種致病因素影響或年老體 衰,可致肝的功能失常,出現頭暈眼花、四肢麻木、關節(jié)不利、肢體拘攣、抽搐等癥。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肝血虛、肝陰虛、肝陽虛。
肝虛的補養(yǎng)原則,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可以用滋補肝陰、補肝益氣、補肝養(yǎng)血、疏肝理氣等來進行調理治療。
滋補肝陰藥膳——生地枸杞肉絲
原料 枸杞子、青筍、熟豬油各100克,豬瘦肉500克,生地片30克,白糖、醬油、食鹽、味精、香油、料酒各適量。
制作
(1)將豬瘦肉洗凈,切成長絲;青筍切成細絲;生地切成絲;構杞子洗凈待用。
(2)炒鍋放入豬油燒熱,再將肉絲、筍絲、生地絲同時下鍋,烹入料酒,加入白糖、醬油、食鹽、味精攪勻,投入枸杞子,翻炒幾下,淋入香油,炒熟即成。
功效 滋陰補腎、明目健身。適用于肝陰虧損而致體弱乏力、視力減退、兩目干澀、手足心熱、自汗盜汗、大便干結等病癥。
補肝益氣藥膳——燉椰肉杞子雞
原料 椰肉150克,枸杞子、黑棗各50克,母雞肉200克,精鹽、醬油、味精適量。
制作
(1)先將椰肉洗凈,切成小塊,榨汁備用,雞肉切成小塊。
(2)將雞肉塊、枸杞子、黑棗同入沙鍋,倒入椰肉汁,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后改文火慢燉,待雞熟爛后,調入精鹽、醬油、味精即成。
功效 益肝腎、補脾胃。適用于肝胃氣虛、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神疲體倦、面色無華、頭暈眼花、腰膝酸軟、心煩口渴、食欲不振等。
補肝養(yǎng)血藥膳——山藥肉麻圓
原料 山藥、黑芝麻各50克,豬肉400克,白砂糖200克,雞蛋3個,花生油、精鹽各適量。
制作
(1)將山藥切片烘脆,研細末,黑芝麻炒香,備用。
(2)將豬肉洗凈,煮熟,撈入涼水內泡一下,切成肉丁,將雞蛋攪勻,加入山藥粉、精鹽、濕淀粉,調和均勻成稠糊,待用。
(3)將肉丁裝入碗內,加入調勻后的蛋糊上漿,待用。
(4)炒鍋置中火上,放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時,用筷子將肉逐個放入鍋內炸,糊凝起鍋,掰去棱角,再一起重炸至色黃時撈出瀝油。
(5)將炒鍋重置火上,加少量清水及白糖,待糖汁成金黃色時下入炸好的肉圓,離火,撒入芝麻,晾涼即可。
功效 滋陰血、補肝腎。適用于肝陰血虧虛所致的形體消瘦、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皮膚干燥、大便干結等。
疏肝理氣藥膳——合歡花蒸豬肝
原料 干合歡花10~12克,豬肝100~150克,食鹽少許。
制作 將干合歡花放碟中,加清水少許浸泡4~6小時,再將豬肝切片,同放碟中,加鹽少許,隔水蒸熟,食肝。
功效 養(yǎng)陰柔肝。適用于陰囊紅腫、小腹脹痛、胸脅脹痛、情緒急躁、頭暈耳鳴等。
-
怎樣飲食預防肝病?其實在我們的身體當中,有非常多的人們都會有一些肝臟方面的疾病,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了非常大的困擾,那么我們怎么飲食才能夠預防
-
預防肝病如何飲食 預防肝病吃10種食物最有效肝病是常見的疾病,肝病主要是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的,經常抽煙飲酒容易導致肝病的發(fā)生,大家要做好預防肝病的措施,紅棗具有預防肝
-
肝硬化病人吃什么好肝硬化患者要盡早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做好飲食方面的護理工作,增加蛋白質及營養(yǎng)的攝入量,增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攝入,有助于
-
脂肪肝患者如何科學飲食脂肪肝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很多問題,脂肪肝主要是脂肪過量引起的,盡量控制動物脂肪的攝入量,不能吃太油膩的食物,否則會加重
-
肝病患者的食療養(yǎng)生方法肝病患者經常喝燕麥粥對身體好處多,可以起到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并且有利于肝臟功能恢復正常,可以幫助治療脂肪肝,當歸金桔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