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肝癌發出的7大求救信號
肝癌是我國排名前三的高發癌癥,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危害極大。近年來隨著早期肝癌診治技術的提高,總體的治療效果也有所提高。肝癌晚期相對于早期,治愈率較低。一般情況下,癌癥患者越早治療,治愈的幾率也就越高。那么,如何盡早的發現肝癌呢?一起來看看肝癌的7個早期癥狀!
肝癌的7大先兆
1、肝區疼痛
絕大部分中晚期肝癌病人以肝區疼痛為首發癥狀,發生率超過50%。肝區疼痛一般位于右肋部或劍突下,疼痛性質為間歇性或持續性隱痛。鈍痛或刺痛,疼痛前一段時間內,病人可感到右上腹不適。疼痛可時輕時重或短期自行緩解。疼痛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腫瘤迅速增大,壓迫肝包膜,產生牽拉痛,也可因腫瘤的壞死物刺激肝包膜導致。數病人自發地或于肝穿刺后突然出現肝區劇烈疼痛,多是由于位于肝臟表面的癌結節破裂出血導致。若同時伴有血壓下降、休克的表現,腹腔穿刺有血性液體,則說明癌結節破裂出血嚴重。遇此情況需緊急搶救。若無上述伴發癥狀,疼痛較為局限,則表明出血位于肝包膜下。疼痛可因腫瘤生長的部位不同而有所變化,位于左葉的腫瘤,常造成中上腹疼痛;位于右葉的腫瘤,疼痛在右季肋部;腫瘤累及橫隔時,疼痛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易被誤認為肩關節炎;腫瘤位于右葉后段時,有時可造成腰痛;腫瘤位于肝本質深部者,一般極少感到疼痛。
2、消化道癥狀
食欲下降、飯后上腹飽脹。曖氣、惡心、消化不良等是肝癌常見的消化道癥狀,其中以食欲減退和腹脹最為常見。腹泄也是肝癌較為常見的消化道癥狀,國內外均有報道,發生率較高,易被誤認為慢性腸炎。門靜脈或肝靜脈癌栓導致的門靜脈高壓及腸功能紊亂可致腹脹、大便次數增多,腹脹亦可因腹水導致。腸胃功能紊亂還可引起消化不良、惡心、曖氣等癥狀。
3、發熱
相當一部分的肝癌病人會出現出汗、發熱。多數發熱為中低度發熱,少數病人可為高熱,在39℃以上,一般不伴有寒戰。肝癌的發熱多為癌性熱,這是因為腫瘤組織壞死后釋放致熱原進人血液循環導致。腫瘤病人由于抵抗力低下,極容易合并感染,亦可出現發熱,與肝癌的癌性發熱有時不易區別,需結合血象并觀察抗菌治療有沒有效才能判定。
4、消瘦乏力
肝癌病人常較其他腫瘤病人更感乏力,此與慢性肝炎病人相似。乏力的原因不明,可能由于消化功能紊亂、營養吸收障礙引起能量不足,或肝細胞受損,肝功能下降,使得代謝障礙、某些毒素不能及時滅活,或由于肝癌組織壞死釋放有毒物質。消瘦也是肝癌病人的常見癥狀,系由于肝功能受損。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導致。隨著病情的發展,消瘦程度可加重,嚴重時出現惡液質。
5、出血傾向
肝癌病人常有牙齦出血、皮下淤斑等出血傾向,主要是由于肝功能受損、凝血功能異常導致,它在肝癌合并肝硬化的病人中尤為多見。消化道出血較為常見,主要是由于門靜脈高壓引起食道胃底靜脈曲張導致。實際上,消化道出血也是引起肝癌病人死亡的最主因。
6、下肢水腫
肝癌伴腹水的病人,常有下肢水腫,輕者發生在踝部,嚴重者可蔓延至整個下肢。臨床上曾見到有的病人下肢高度水腫,水液能從大腿皮膚滲出。造成下肢水腫的主因是腹水壓迫下肢靜脈或癌栓阻塞,使靜脈回流受阻。輕度水腫亦可因血漿白蛋白過低導致。
7、急腹癥
癌結節破裂通常造成肝區疼痛,體檢時肝區有明顯壓痛,為肝包膜刺激癥狀。部分病人 癌結節破裂后,表現為急性腹痛,伴有腹膜刺激癥狀,易被誤診為急性腹膜炎。癌結節破裂造成的腹痛通常伴有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的表現,與一般急性腹膜炎不同。
消瘦乏力、發熱、急腹癥等癥狀表面上看起來都是很平常的問題,但每個癥狀有不同的程度之分,應具體分析。如:發燒有,低熱,中熱,高熱,超高熱之分。結合自身的身體狀態、生活習慣,如果有以上的幾種癥狀一定要引起重視,癥狀嚴重的應盡早去醫院做檢查診斷。
-
怎樣飲食預防肝病?其實在我們的身體當中,有非常多的人們都會有一些肝臟方面的疾病,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了非常大的困擾,那么我們怎么飲食才能夠預防
-
預防肝病如何飲食 預防肝病吃10種食物最有效肝病是常見的疾病,肝病主要是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的,經常抽煙飲酒容易導致肝病的發生,大家要做好預防肝病的措施,紅棗具有預防肝
-
肝硬化病人吃什么好肝硬化患者要盡早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做好飲食方面的護理工作,增加蛋白質及營養的攝入量,增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攝入,有助于
-
脂肪肝患者如何科學飲食脂肪肝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很多問題,脂肪肝主要是脂肪過量引起的,盡量控制動物脂肪的攝入量,不能吃太油膩的食物,否則會加重
-
肝病患者的食療養生方法肝病患者經常喝燕麥粥對身體好處多,可以起到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并且有利于肝臟功能恢復正常,可以幫助治療脂肪肝,當歸金桔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