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的癌癥與飲食有關系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飲食是否得當直接會影響大約1/3的癌癥,這些癌癥中,又以消化系統的腫瘤尤為突出,所以,很多癌癥患者是吃出來的。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些消化系統的癌癥與飲食之間的關系吧。
1.肝癌
肝癌僅次于胃癌而位居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的第一位。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是肝癌的常見誘因,食物中的黃曲霉素、亞硝胺也是不可忽視的致癌物。黃曲霉菌素是由糧食、花生米等發霉時長出的黃曲霉菌產生的,研究表明,食物被黃曲霉素污染后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食用含亞硝胺多的食物也可誘發肝癌。因而要特別注意糧食的貯存和保管,防止霉變。避免吃腐敗、變質、霉變食物,少吃腌制、煎炸食物,可減少肝癌的發生率。當糧食等的胚芽處變綠時,絕對不能夠食用。
2.胃癌
胃癌的發生也與飲食有關。食物被人吃下后首先停留在胃,在胃內進行消化,這時食物中存在的致癌物質、促癌物質就會接觸到胃,在胃酸及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亞硝胺誘發癌變。另外,現在職場上的競爭壓力使得許多年輕人生活缺乏規律,生活節奏快,三餐無時,饑飽無度,這些都能輕易地誘發胃病,為胃癌的發生埋下禍根。
3.食管癌
食管癌的發病率在我國位居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的第3位。食管癌的發生主要與食管炎癥的發展有關,而不良飲食的習慣也是食管癌的誘因之一。食管是食物經口腔到達胃的通道,過于熱燙、過于粗糙的食物在通過食管、接觸黏膜上皮時,就會燙傷或擦傷食管黏膜上皮,使黏膜上皮發生破損、潰爛、出血等。如果反復受到不良刺激,黏膜上皮就會在反復增生、修復的過程中出現形態、功能不正常的“異形性”細胞,構成食管癌的前期改變。另外,營養缺乏、食用含黃曲霉毒素或亞硝胺類物質的食物,也會增加食管癌的發生率。有資料顯示,90%以上的食管癌患者都喜愛熱飲、熱食。這些食物或飲料的平均溫度為71一74℃,個別達88℃。據實驗得知,進食75℃左右的食物或飲料,食管上皮就會有反應;到了80℃左右,食管黏膜上皮會出現壞死、不典型性增生。如果連續25天都進食高溫度熱食一次,那就極易引發食管癌。
4.結直腸癌
長期的高脂肪飲食和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會大大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生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類、油炸類等高脂食品成為了人們日常飲食的主體,而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攝取量越來越低。這就使得腸腔內環境發生了改變。而胃酸濃度較高、小腸蠕動快,有害物質在胃中停留時間較短,就直接到了結腸內,食物殘渣停留在結腸里,且結腸內細菌滋生較多,這些都能導致結直腸癌。而攝入膳食纖維不足,就容易引起便秘,便秘時糞便通過腸道時間延長,可使致癌物與腸道接觸機會增加,也成為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之一。《2002年世界衛生報告》中指出,健康飲食是減少非傳染性疾病危險因素的最主要措施。所謂的健康飲食包括:營養的所有方面(如攝入營養過度或營養不足、微量營養素缺乏或過量消耗某些營養素)、糧食保障(健康食品的可及性、可用性和可負擔性)以及食品安全等。
因此,選擇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豆類、谷類和粗加工淀粉性主食可以減少結直腸癌、食管癌發生的風險。例如某些苦味食物是對癌細胞有較強殺傷力的維生素B17的重要來源,癌癥患者可以多吃苦瓜。此外每日吃至少400克不同種類的非淀粉蔬菜和水果,也可以減少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肺癌和胃癌等的風險。
由此可見,病從口入一點也沒說錯,吃出來的癌癥不但讓自己深受其害,也讓自己的家庭陷入深深的悲傷之中,雖說如果發現的及時,治療得當,癌癥并不一定會奪走生命,但是癌癥對患者和家屬的打擊是非常大的。
-
推薦:飲食抗癌的原則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在生活當中應該如何正確的飲食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恢復到健康的狀態當中的,那么緊是
-
藥食同源 吃5類食物有效防胃癌胃癌是最近十年白領階層最常見的病癥,他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也同我們的生活方式有一定關系。既然胃癌同吃有關,為了預防
-
引肺癌的原因及飲食防治方法肺癌做為日常生活很常見的一種腫瘤疾病已經得到很多朋友的重視和關注了,想做好肺癌的預防工作我們需要對引發肺癌的原因有所了解
-
9個飲食習慣幫你遠離癌癥傷害癌癥是大家都想遠離的重大疾病,而癌癥的發生與我們的日常飲食方法和習慣有很大的關系,想遠離癌癥傷害,大家需要及時糾正不良的
-
針對膀胱癌患者的飲食調理方法在眾多的癌癥類疾病中,膀胱癌可是很常見的一種,而這種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群,那么,對于此類患者來說在治療期間有哪些飲食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