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將至心衰患者的飲食調理
寒冷的冬季是心力衰竭病情加重或出現的多發季節。那么,冬季心衰患者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好地保護好他們的心臟安度冬季呢?這里為心衰患者提出了幾點飲食建議:
一般來說,冬春季屬于心力衰竭(簡稱心衰)發作的多發季節。心衰過去叫充血性心力衰竭,它是各種心血管疾病到終末階段的主要臨床表現,預后很差,死亡率很高。據有關方面統計,心衰患者有5年的存活率,男性只有25%,女性38%。目前,心衰已經成為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
心臟就像一個發動機,身體的各個器官(包括大腦、肝臟、腎臟、手、腿等),都需要血液中的養分和氧氣來濡養,心臟的作用就是把血液輸送到全身。預防心衰的發生,首先要從改善生活方式著手,飲食方面不要吃過于油膩的東西,比如帶魚、蛋黃以及動物內臟和肥肉等,天天大魚大肉絕不是好現象,高脂飲食是引起“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癥、從而引起心衰的重要因素,要盡量避免。心衰患者的飲食調理方法:
(1)限制鈉鹽的攝入:以預防和減輕水腫,應根據病情選用低鹽、無鹽、低鈉飲食。
(2)限制水的攝入: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水的潴留主要繼發于鈉的潴留。對于嚴重心力衰竭,尤其是伴有腎功能減退的患者,由于排水能力減低,故在采取低鈉飲食的同時,必須適當控制水分的攝入,否則可能引起稀釋性低鈉血癥,這是頑固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誘因之一。
(3)適量增加鉀的攝入:鉀平衡失調是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最常出現的電解質紊亂之一。臨床中最常遇到的為缺鉀,主要發生于攝入不足(如營養不良、食欲缺少和吸收不良等);額外丟失(如嘔吐、腹瀉、吸收不良綜合征導致鉀的丟失);腎臟丟失(如腎病、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代謝性堿中毒、利尿劑治療)以及其他情況(如胃腸外營養、透析等導致鉀的丟失)。缺鉀可引起腸麻痹,嚴重心律失常,呼吸麻痹等,并易誘發洋地黃中毒,造成嚴重后果。故對長期使用利尿劑治療的病人,應鼓勵其多攝食含鉀量較高的食物和水果,例如香蕉、橘子、棗、番木瓜等。必要時應補鉀治療,或將排鉀與保鉀利尿劑配合應用,或與含鉀量較高的利尿中草藥,如金錢草、苜蓿草、木通、夏枯草、牛膝、玉米須、魚腥草、茯苓等合用。
(4)熱量和蛋白質不宜過高:一般說來,對蛋白質的攝入量不必限制過嚴,但當心衰嚴重時,則宜減少蛋白質的供給,蛋白質的特殊動力學作用可能增加心臟額外的能量要求和增加肌體的代謝率,故應給予不同程度的限制。
(5)限制脂肪:肥胖者應注意控制脂肪的攝入量,因脂肪產熱能高,不利于消化,在胃內停留時間較長,使胃飽脹不適;過多的脂肪能抑制胃酸分泌,影響消化;并可能包繞心臟、壓迫心肌;或腹部脂肪過多使橫膈上升,壓迫心臟感到悶脹不適。
(6)補充維生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胃納較差,加上低鈉飲食缺乏味道,故膳食應注意富含多種維生素,如鮮嫩蔬菜、綠葉菜汁、山楂、鮮棗、草莓、香蕉、橘子等,必要時應口服補充維生素B和C等。維生素B1缺乏可招致腳氣性心臟病,并誘發高排血量型的充血性心衰竭。葉酸缺乏可引起心臟增大伴充血性心力衰竭。
(7)其他電解質的攝入:鈣與心肌的收縮性密切相關。高鈣可引起期外收縮及室性異位收縮,低鈣又可使心肌收縮性減弱,故保持鈣的平衡在治療中有積極意義。鎂能幫助心肌細胞解除心臟的毒性物質,能幫助維持正常節律,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可因攝入不足、利尿劑等藥物導致排出過高或吸收不良,均能使鎂濃度降低,如不及時糾正,可進一步加重心力衰竭至誘發洋地黃中毒。增加鎂的攝入對治療有利。
對于心衰患者在飲食上要少吃油膩、辛辣的飲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品,例如蔬菜、水果等,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鹽的攝入量,做到戒煙戒酒。
好文推薦:
-
腎病綜合征怎么護理 飲食很關鍵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腎病綜合癥這樣的癥狀呢,那么對于腎病綜合癥這樣的疾病來說,我們在平時的時候應該怎么護
-
胃病吃什么食物好 胃病飲食上需要注意什么其實如果我們的胃病出現了疾病的話,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困擾的胃病,我們應該吃什么樣的食物才是最好的,會不會給我們
-
在生活中經常會有錯誤的一些療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家可能都經常做一些比較錯誤的療傷法,就像一般在胃疼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喝果汁或者是在發燒的時
-
推薦 5種常見清肺化痰食物大家是不是經常覺得現在的空氣越來越差。二手煙、空氣污染一直在侵害著我們的肺部。除了注意日常的生活習慣,大家平日也可以多吃
-
白血病康復期吃什么 小編推薦三道菜白血病康復期吃什么?白血病患者在康復期常常會出現頭昏、心慌以及體質虛弱等癥狀。小編推薦三道食療菜肴,白血病康復期可以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