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多吃五谷雜糧控糖效果更佳
糖尿病人病情與飲食的關系無庸贅述。想要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就要注意科學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五谷雜糧。其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于身體營養的代謝非常有幫助。下面就與小編具體來看一下不同種類的雜糧對于身體的功效。
1.小麥:甘涼。南北朝陶弘景在《名醫別錄》記,“除熱,止燥渴,利小便,養肝氣,止漏血,唾血。”《食醫心鏡》記治消渴,“小麥用炊作飯及煮粥食之。”
2.粳米:甘平。宋徽宗時官方編篡的《圣濟總錄》中記,治霍亂狂悶,煩渴,吐瀉無度,淡竹瀝一合,粳米一合,和勻頓服之。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粳米粥,利小便,止煩渴,養腸胃。”
3.大麥:甘涼。南北朝陶弘景在《名醫別錄》記,“主消渴,除熱,益氣,調中。”唐代官方頒行的《唐本草》記,“大麥面平胃,止渴,療脹。”
4.糯米:甘溫。《三因方》記,治三消渴利,糯谷(旋炒作爆蓬)、桑根白皮(厚者,切細)等分。上每用秤一兩許,水一大碗,煮取半碗,渴則飲,不拘時。 《本草拾遺》記,“主消渴。”
5.小米:甘涼。南北朝陶弘景在《名醫別錄》記,“主胃熱、消渴,利小便。”《食醫心鏡》記治消渴口干,“粟米炊飯,食之良。”
6.薏米:甘涼。《本草化義》記,“薏米,味甘氣和,清中濁品,能健脾陰,大益腸胃。主治脾虛泄瀉,致成水腫,風濕筋緩,致成手足無力,不能屈伸。蓋因濕勝則土敗,土勝則氣復,腫自消而力自生。取其入肺,滋養化源,用治上焦消渴”。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記,“溫氣,主消渴。”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治消渴飲水,“薏苡仁煮粥飲,并煮粥食之。”
好文推薦:
相關文章
-
糖尿病人的飲食誤區,你中了幾招?其實糖尿病的病人來說,有非常多的飲食誤區,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傷害的糖尿病的病人,七大飲食誤區到底是什么?會不會給
-
糖尿病該如何飲食?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糖的攝入量,不能吃糖分較高的水果,在飲食方面要格外注意,不能吃刺激性的食物,糖尿病患者要增加飲水量,多喝
-
糖尿病能吃哪些水果 推薦4款水果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盡量選擇低糖水果,不能吃高糖水果,否則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糖尿病患者應該要控制血糖濃度,避免血糖升高
-
糖尿病患者如何飲食控制病情糖尿病患者飲食盡量做到多樣化,并且要注意營養均衡,增加微量元素的攝入量,盡量選擇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平時飲食應該要注
-
糖尿病的病人應該吃什么樣的水果是比較好的在我們的生活日常中,有很多的糖尿病的患者,但是你知道嗎?糖尿病的患者應該吃什么樣的水果才是最好的呢?會不會給我們的身體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