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好習慣 糖尿病會害怕
飲食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只要我們能堅持合理科學的飲食及飲食習慣,就能夠預防很多的疾病,特別是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更是這樣,專家指出,下面的飲食習慣對于預防和治療糖尿病都非常的重要。
1、飲食有節
進食過多不僅會加重胰島β細胞的負擔,而且還容易提前出現并發癥,所以每次進餐不宜吃得太飽,要常常帶三分饑,適量進食,定時定量。這樣的飲食習慣,既可減輕胰島功能的負擔,又可防止肥胖和其他并發癥的發生。
2、細嚼慢咽
吃飯細嚼慢咽可以使食物被牙齒磨得更細,唾液和食物充分混合,從而加強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對增進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頗有益處。
3、情緒愉快
愉快的飲食情緒與營養一樣重要。專家們發現,當心情舒暢時進餐,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加,吃起飯來味香可口,一方面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另一方面有利于血糖的穩定。若心情不暢時,食物嚼之無味,食欲明顯下降。這是因為不良的情緒抑制了攝食中樞,而波動的情緒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促使糖原分解,以致血糖水平升高,對糖尿病患者是不利的。所以患者在進餐時應保持愉快的情緒,在飯桌上不要生氣、惱怒,不議論使人不悅的事,要養成健康的進食習慣。
4、進食多樣化
糖尿病患者在規定的總熱能內,什么食物都吃,進食多樣化,才能保證攝取全面的營養素。要做到營養平衡,主食不能只用米飯,副食亦應該盡可能的豐富起來。患者掌握了一定的熱能計算方法后,了解了自己每日每餐應吃的食物品種及數量后,即可參考食品換算法,選擇合乎自己口味的食物。烹調方法也可自己靈活掌握,這樣既不超出一日的總熱能,又可做到飲食內容多樣化。此外,同樣的食物在烹調時,只能在制作方法上做些變化,用量絕對不能改變,而且所采用的食物應保證新鮮。
5、飲食不偏嗜
常吃單調食物的糖尿病患者,易引起營養不良。所以要求不挑食,不吃零食,飲食合理搭配,取長補短,使營養豐富,并提高各種營養素的利用率。值得注意的是,飲食不要帶有強迫性,進餐時食物不宜過熱或過冷,以免損傷胃氣。
6、飲食清淡
多數學者認為,肥甘厚味不但影響消化功能,而且可引起糖尿病性高脂血癥、糖尿病性冠心病、糖尿病性高血壓等各種并發癥。所以糖尿病患者平時進餐時,不要過食油膩,調味品不要過于濃烈。從營養學角度來看,食品清淡頗有益處。
-
糖尿病人的飲食誤區,你中了幾招?其實糖尿病的病人來說,有非常多的飲食誤區,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傷害的糖尿病的病人,七大飲食誤區到底是什么?會不會給
-
糖尿病該如何飲食?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糖的攝入量,不能吃糖分較高的水果,在飲食方面要格外注意,不能吃刺激性的食物,糖尿病患者要增加飲水量,多喝
-
糖尿病能吃哪些水果 推薦4款水果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盡量選擇低糖水果,不能吃高糖水果,否則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糖尿病患者應該要控制血糖濃度,避免血糖升高
-
糖尿病患者如何飲食控制病情糖尿病患者飲食盡量做到多樣化,并且要注意營養均衡,增加微量元素的攝入量,盡量選擇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平時飲食應該要注
-
糖尿病的病人應該吃什么樣的水果是比較好的在我們的生活日常中,有很多的糖尿病的患者,但是你知道嗎?糖尿病的患者應該吃什么樣的水果才是最好的呢?會不會給我們的身體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