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寶寶的食物才是最好的
每天,媒體都會翻天覆地的向我們傳達大量營養信息:富含營養、低脂肪、無脂肪、優質脂肪、高蛋白、素食主義、無糖分、低碳水化合物、優質碳水化合物、流質食物、純素食、食物多樣化、完整食物、未加工食物……可選擇的食物清單,即使是一個已具備相應知識的人也得勞心費神。特別是眼花繚亂、名目繁多、噱頭響亮的奶粉廣告,真不知道應該選哪一種,很多父母就閉著眼睛選最貴的,可拿回家給寶寶吃,寶寶未必接受:大便干燥、腹瀉、消化不良、濕疹等問題層出不窮。這種養育觀念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寶寶從外表看都是一個鼻子、兩個眼睛,但適合別家寶寶的未必適合您的寶寶。就是雙胞胎體質都不完全相同,更別說不同家庭出生的寶寶了。比如,高蛋白飲食可能使某些寶寶精力充沛,而卻使另一些寶寶疲憊不堪;有的寶寶完全吃素,精力依然非常旺盛,而其他的寶寶卻可能產生強烈的饑餓感并感覺能量不足……家長們面對如此復雜的情況應該怎樣做呢?做父母的首先應該了解:我的寶寶是什么體質?他處于哪個發育階段?目前身體處于什么狀況?有什么癥狀?缺什么?我想怎樣調整?然后再去找相對應的食材,這才是正確的順序。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對于自然完整的食物來說,沒什么不可以吃!關鍵是,我們要衡量其中的利弊,哪些對我們有利,就盡量選擇;哪些對我們有害,就盡量避免。如果避免不了,我們就要想辦法用另外一種食物和方法去化解和平衡,達到我們需要營養的目的。
吃什么食物要先問問寶寶的身體適合不適合,中醫提出“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翻譯成白話就是:熱性體質要吃涼性食物,寒性體質要吃溫性食物,實性體質要吃瀉性食物,虛性體質要吃補性食物,燥性體質要吃潤性食物,濕性體質要吃利尿食物。任何人食用任何食材、藥物,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平衡陰陽(涼熱調和)。也就是說,每種食材都有它的屬性,食材進入體內就會產生寒、熱、溫、涼的作用。不同體質的寶寶吃的食物一定要有側重,尤其是體弱的寶寶一定要根據體質挑選合適的食物。那么,怎么知道寶寶是什么體質呢?我將在本書的“PART C 掌握一些方法”中詳細介紹。
除了要了解寶寶的體質外,還要尊重寶寶的生長規律,知道什么時候是身高發育的關鍵期,怎樣利用食物中的天然促生長激素(不是所有激素都是好的)來幫助寶寶長得更高;什么時候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哪些食物能讓寶寶更聰明敏捷;當寶寶會爬、會走,活動量增加的時候,需要給寶寶增加哪些食物?針對寶寶的發育需求調整飲食,促進寶寶的生長。這些是健康育兒有序化管理系統中最重要的一個理念。
但促進不是拔苗助長,吃得多并不等于營養多。吃進去了,能吸收才能轉化為身體所需的營養。很多父母都覺得寶寶能吃、嘴壯是好事,總是希望寶寶不停地吃這、吃那,沒有考慮寶寶的腸胃是否能夠承受,致使很多寶寶出現脾胃不和的問題。我在做咨詢時,遇到過這樣一位媽媽,她的寶寶從生下來身體就特別棒,媽媽認為,自己散養的方式十分正確。不像別的媽媽,精挑細選的,自己認為可以吃的東西都讓寶寶嘗試一下。寶寶6個月的時候,家里吃涮羊肉,媽媽看寶寶張著小嘴,饞得不行,就把自己咀嚼過、認為比較碎的肉給寶寶吃了一小塊兒。看見寶寶吃進去,媽媽還和家里人夸獎了寶寶。結果沒到半夜,寶寶就開始不停地哭鬧,打挺,怎么哄都不行。去醫院檢查,發現肉末粘在了寶寶的胃黏膜上,根本蠕動不下去。在試了很多辦法無效的情況下,只能動手術剝除粘連。
著名的木桶理論講:木桶的存水量不是由最長的板子決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板子決定的。寶寶的身體健康也是這個道理。父母要知道,在某一個階段寶寶健康的短板在哪里,怎樣才能通過飲食調養把短板修復得更長。如果寶寶總是咳嗽、咽喉紅腫,父母應該想一想:寶寶健康的短板是不是在肺功能方面?如果總是腹瀉、便秘、消化不良,是不是腸胃功能比較弱?濕疹、皮膚過敏是因為免疫力降低了嗎?根據自家寶寶的癥狀去調理,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寶寶積食的時候,肉、蛋、魚等高蛋白食物是需要減少攝入量的。正常情況下,對成人來說,高蛋白食物應該占整個膳食結構的15%~20%,大運動量的時候需要的更多;而對寶寶來說,整個膳食結構中7%~15%是高蛋白食物就可以了。如果按照成人的膳食結構安排寶寶的飲食,腸胃蠕動和吸收功能強、活動量大也許能接受,而多數內臟器官尚未發育完善的寶寶則會出現消化不良,甚至導致營養不良等癥狀。
知道了寶寶的需要量,下面就是怎么吃的問題。家長可以把肉、蛋、魚等熬成湯,做成精細的食物(并不給寶寶吃固體,只用湯,這樣就減少了整體的攝入量,同時大大增加了吸收比例,但湯的濃度要掌握好),同時輔以幫助消化運轉的青菜、粗糧、堅果等(維生素和礦物質),對積食的寶寶很有幫助。
中醫食療講究的是宏觀,西方營養學講究的是微觀,但中西醫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癥下藥。西醫對儀器檢測的結果比較重視,而日常生活中,父母養育寶寶多數是靠用眼睛看、鼻子聞、耳朵聽、手指觸摸等宏觀的生理癥狀去觀察寶寶。所以,每次做營養咨詢,我都會先問一些問題,細細梳理下來,結合西醫檢測結果,最后總結問題所在,開出建議食療和護理方法,而能不能好轉則大部分要看家長的理解力、細心、耐心和恒心了。
比如:胖寶寶應該選擇脂肪含量低、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瘦寶寶應該選擇健脾養胃的食物;內熱的寶寶應該側重于清熱去火;虛寒的寶寶應該溫養脾胃……
再比如:寶寶的媽媽就是脾胃不和、吸收不良導致的免疫力低下,寶寶遺傳了媽媽的弱不禁風,飲食和護理原則就應該以健脾養胃、提高免疫力為主,減少或者杜絕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變態反應(過敏癥狀)的食物。
有經驗的家長再次來做營養咨詢,就會先說明父母和寶寶的體質、最近的飲食和環境變化、在寶寶身上有什么樣的癥狀、需要改善什么樣的狀況等,這樣積累幾次、實踐幾次,家長就能做到對寶寶的體質心中有數,不用再咨詢也可以游刃自如,遇到問題自然不會束手無策,心慌意亂了。
如果看過這本書的家長在選擇某種食材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價格,而是這種食物是否是天然、完整的,食物的性味是否適合自己或者家人的體質,食用多少能夠達到身體的需要,節氣(天)、地域環境(地)、情緒(人)與什么樣的食物配合能夠幫助寶寶有效吸收與成長,用什么樣的烹調方法能夠保持營養全面均衡……將是我無限欣慰并樂意見到的結果。
-
小孩能吃秋葵嗎 少食竟有三大好處!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自救虧才是最好的,那么對于我們的小朋友的人來說到底能不能夠吃虧了,會不會給我
-
酸梅湯是小孩能喝的嗎 值得了解下對于我們的小寶寶來說,到底能不能給我喝酸梅湯呢?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危害也是比較多的,寶寶能不能喝酸梅湯,那會不會影響到我
-
冬天到了 餐桌加個萵苣好處多對于剛剛出生之后的一些幼兒來說,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飲食才能夠保護我們的幼兒園更加的健康,讓我們的生命更加的有營養的,
-
得了蕁麻疹應該吃什么才是最好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正在被蕁麻疹所困擾,但是你知道嗎,如果得了蕁麻疹的話,飲食方面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事情,蕁麻疹也不僅會給
-
寶寶上火 奶粉調配不當惹的禍給寶寶沖調奶粉相信是每個媽媽都要做的事情。掌握正確的沖調方法既不浪費奶粉,又有助于寶寶健康成長。那該如何正確沖泡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