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是愛含飯 六招教你化解難題
寶寶吃飯是媽媽的一件煩惱事,很多寶寶總是習慣含著一口飯含在嘴里半天都不咽,這樣的話,一頓飯吃的時間就過長,影響了寶寶的消化能力。那有什么好方法能夠解決這一難題呢?
含飯的常見原因
咀嚼、吞咽能力不強
習慣了吸吮的寶寶要學會咀嚼和吞咽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寶寶3歲以后仍然含飯,很有可能跟寶寶長期吃流質、細軟食物使咀嚼功能沒有得到充分訓練有關。身體狀況不佳。
為了引起注意
寶寶含飯不咽往往會得到家人更多的關愛及持續關注,寶寶一旦發現含飯與被關注之間存在聯系,含飯行為就會被強化。
已經吃飽了
寶寶已經吃飽了,你還要求他繼續多吃點,那他就會用含飯這種獨特的方式告訴你:我已經飽了。
喂養方式有誤
包辦代替
寶寶都有獨立做事的愿望,如吃飯時自己用小手抓,但由于能力有限,往往把飯桌搞得一團糟。為圖省事,媽媽干脆采用喂飯方式,這無意中剝奪了寶寶自己吃飯的樂趣,使寶寶失去了吃飯的熱情。
不停催促
性急的媽媽不能忍受寶寶吃飯的速度而不停催促,結果使寶寶情緒受到影響,食欲降低,將飯含在嘴里不肯下咽。
分散寶寶注意力
有的媽媽在吃飯時讓寶寶玩玩具或看電視,邊玩邊吃。有趣的事情總是比吃飯更有吸引力,這就導致寶寶只顧玩而忘記了吃飯。不能集中注意力吃飯,飯在嘴里便如同嚼蠟。
含飯的不良影響
不利于生長發育
經常含飯的寶寶常因吃飯速度慢導致攝入食物量少,身體不能獲得足夠的營養素,有時甚至發生缺乏某種營養素的狀況。
不利于牙齒的健康
含飯容易腐蝕牙齒,引起齲齒。此外,還會降低乳牙的使用率,影響牙床骨和面部肌肉、骨骼的發育,導致一系列口腔問題。
不利于語言的發展
經常含飯或咀嚼不充分,都會影響口腔肌肉的力量和舌頭的運動能力,對發音不利,尤其是一些卷舌音的發音將變得極為困難。
6招化解含飯難題
幫助寶寶學習和訓練咀嚼功能
6~12個月是寶寶發展咀嚼和吞咽能力的關鍵期,此時一定要適時、合理地給寶寶添加輔食,在充分顧及營養平衡的同時考慮食物的硬度,為口腔肌肉提供充分的刺激。
家長要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吃飯時提醒寶寶或與他一起做咀嚼和吞咽的動作。
定時定量進餐
兩餐間隔保持在3~4個小時,使胃有足夠的排空時間。同時,多帶寶寶進行戶外活動,增加熱量消耗,并控制零食的供給量,讓寶寶在正餐前有一定的饑餓感。
控制寶寶每餐的進食時間,不要吃太久,事先跟他約定好飯后20分鐘才可以玩玩具、看書或看電視。在寶寶進餐時注意觀察他的進食表現,若他已經吃飽,就會扭頭拒絕或含飯不咽。
鼓勵寶寶獨立進餐
一定要滿足寶寶自己吃飯的愿望,盡管他將飯菜灑得滿地都是,但這是寶寶學習吃飯本領的必經階段,你要有足夠的耐心哦。
營造專心用餐的環境
就餐前把電視關掉,將玩具收起來,然后為寶寶擺放安全、可愛的餐具,為他提供練習使用餐具的機會。全家人愉快地圍坐在餐桌旁,營造良好的就餐氛圍,引發寶寶用餐的興趣。
對寶寶的良好進餐行為及時強化
若寶寶有進步時,比如咀嚼速度快些了或者就餐情緒好些了,請及時給予肯定,使寶寶的正確就餐行為得以鞏固。
留意寶寶的身體狀況
寶寶含飯有多種原因,除了缺鋅、鐵等微量元素,腸胃功能紊亂、咀嚼能力差、蛀牙等都是可能的原因。在寶寶的身體出現生病癥狀時,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要隨意給寶寶進補,以免影響他的生長發育。
如何讓寶寶吃的健康營養,是所有爸爸媽媽們的心愿。上文介紹的幾招讓寶寶吃的健康,解決寶寶含飯的小妙招,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希望各位寶寶們都能吃好玩好,健康長大哦。
-
小孩能吃秋葵嗎 少食竟有三大好處!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自救虧才是最好的,那么對于我們的小朋友的人來說到底能不能夠吃虧了,會不會給我
-
酸梅湯是小孩能喝的嗎 值得了解下對于我們的小寶寶來說,到底能不能給我喝酸梅湯呢?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危害也是比較多的,寶寶能不能喝酸梅湯,那會不會影響到我
-
冬天到了 餐桌加個萵苣好處多對于剛剛出生之后的一些幼兒來說,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飲食才能夠保護我們的幼兒園更加的健康,讓我們的生命更加的有營養的,
-
得了蕁麻疹應該吃什么才是最好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正在被蕁麻疹所困擾,但是你知道嗎,如果得了蕁麻疹的話,飲食方面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事情,蕁麻疹也不僅會給
-
寶寶上火 奶粉調配不當惹的禍給寶寶沖調奶粉相信是每個媽媽都要做的事情。掌握正確的沖調方法既不浪費奶粉,又有助于寶寶健康成長。那該如何正確沖泡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