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吃飯這件小事嗎 七分飽即可
大家都知道健康的身體與你日常健康的飲食習慣有著很大的關系。吃太飽容易導致多種疾病,其中給我們的胃部所帶來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腸道負擔加重,消化不良。所以,吃飯謹記七分飽就好,切勿飽食。
吃太飽易致哪些疾病?
1.胃病
吃得過飽所帶來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腸道負擔加重,消化不良。此外,*胃黏膜上皮細胞壽命較短,每2-3天就應修復一次。如果上頓還未消化,下頓又填滿胃部,胃始終處于飽脹狀態,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復的機會,胃大量分泌胃液,會破壞胃黏膜,屏障,產生胃部炎癥出現消化不良癥狀,長期以往,還可能發生胃糜爛、胃潰瘍等疾病。
2.肥胖
現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來更加困難,多余的“營養物質”堆積在體內,其后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貴病。無數科學研究證實,肥胖會帶來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動脈硬化、膽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帶來的并發癥,可能達到上百種,非常可怕。
3.腸道疾病
脂肪堵塞在腸道里,會造成腸阻塞,大便黑色、帶血。
4.腎病
飲食過量會傷害人的泌尿系統,因為過多的非蛋白氮要從腎臟排出,勢必加重腎臟的負擔。
5.疲勞
吃得過飽,會引起大腦反應遲鈍,加速大腦的衰老。人們在吃飽后,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腸胃系統去“工作”了,容易讓人長期處于疲勞狀態,昏昏欲睡。
6.神經衰弱
晚餐過飽,鼓脹的胃腸會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使興奮的“波浪”擴散到大腦皮質其他部位,誘發神經衰弱。
7.骨質疏松
長期飽食易使骨骼過分脫鈣,患骨質疏松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8.急性胰腺炎
晚餐吃得過好過飽,加之飲酒過多,很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
9.老年癡呆
有關專家還發現,大約有30%-40%的老年癡呆病人,在青壯年時期都有長期飽食的習慣。
10.癌癥
科學家指出,吃得太飽會造成抑制細胞癌化因子的活動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幾率。
七分飽是什么感覺?
胃里面還沒有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經有所下降,主動進食速度也明顯變慢。習慣性地還想多吃,但如果撤走食物,換個話題,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的事情。重要的是,第二餐之前不會提前餓。
八成飽:就是胃里面感覺到滿了,但是再吃幾口也不痛苦。
九成飽:就是還能勉強吃進去幾口,覺得胃里已經脹滿。
十成飽:就是一口都吃不進去了,再吃一口都是痛苦。
健康吃飯的習慣
1.吃飯時挺直腰背。人們吃飯時身體處于放松狀態,很容易含胸駝背,殊不知,這會使食道和胃部受壓,影響消化。此外,在矮桌前吃飯、坐在沙發上以及蹲著吃飯,都會造成腹部受壓,影響消化道的血液循環,久而久之可引發胃病,影響心肺功能。正確的進餐姿勢是挺直腰背,讓胃部不受任何壓迫。
2.特別餓時喝點粥。人在極度饑餓時食欲特別強,看到什么都想吃。其實,此刻胃腸消化功能已經受損,如果大吃大喝很容易造成食滯。特別餓時,應少量進食一些半流質食物,如粥、湯或米線,然后再慢慢恢復正常飲食。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特別餓時別進食牛奶、豆漿、酸奶和白薯,可引起消化問題
3.兩餐間隔4至6小時。兩餐間隔太長或太短都會對*造成影響,太長會引起高度饑餓感,影響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太短,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影響食欲和消化。一般來說,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時間大約是4至5小時,因此,兩餐間隔4至6小時比較合適。
4.先吃愛吃的食物。先吃自己喜愛的食物,這會讓你在情緒上獲得滿足。愉快的心情能較快地產生飽腹感,可避免吃得太多。
5.飯后別馬上用腦。飯后,體內的血液會集中流向消化器官,大腦相對缺血,此時用腦會引起精神緊張、記憶力下降等問題,還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因此,一定要在飯后休息半小時以上再進入工作狀態。聽聽音樂、散散步都是不錯的選擇。
上文介紹的關于吃飯吃太飽的習慣帶來的傷害,希望可以給大家之后的飲食習慣帶來幫助。最后,還要提醒大家,健康的飲食習慣才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關鍵哦。
-
春節大吃大喝要“闖三關”我們都知道,一般到了春節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都會遇到大吃大喝的現象,那么這個時候肯定會遇到一些上火的,很多人都是必免不了喝
-
如何根除口臭 口臭吃什么好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口臭的現象,那么出現了口臭也是會嚴重的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危害了,我
-
四種錯誤營養大餐搭配 常吃對健康不利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在平時的時候應該如何正確的解決我們營養搭配,也保證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4種錯誤的營養大
-
女性月經該吃這六種食物來排出污血月經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危害也是比較多的,因為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在平時來月經的時候,并不知道選擇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夠保證我
-
難怪老是睡不著 原來是這些食物害的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都會出現一些失眠的這樣的癥狀,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失眠這種癥狀,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