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 可以幫助大家調理睡眠
很多朋友都知道,中國歷來都有喝粥養生的說法,這種食療方式由來已久,在很多中醫的書籍中我們也可以發現這樣的記載,今天小編要推薦給大家的就是如何喝粥來幫助老年人調理睡眠。
食粥防治失眠
食粥是中國傳統的飲食形式。粥的基本材料為粳米、糯米或其他谷類,其本身就是健脾益氣的佳品。
藥粥制作方便,消化吸收容易,適宜久服,最合中老年人養生保健之用。可作為抗衰老,輔助急性或慢性病的調理手段。失眠患者應根據體質、病情,選擇粥料,如陰血不足者宜食桑椹粥,心腎不足者宜食栗子龍眼粥,腎虛肝旺者宜磁石粥,失眠兼便秘者宜食柏子仁粥;脾虛兼有濕熱者宜食薏米蓮子粥。失眠藥粥可隨口味加減材料,很適合作為早餐、晚餐、宵夜。粥應以清淡為主,忌太多調味料,以免影響療效。
龍眼肉 百合 山藥
以下是一些簡易的寧神安眠藥粥制法:
糯米麥粥
取糯米50克和小麥60克,加清水同煮成稀粥,食時加糖調味,早晚食用。功效養心神,補腸胃,強氣力,斂虛汗。適合失眠多夢、神經衰弱、婦女心神不寧、小兒脾虛、自汗神疲、晚上哭鬧等。
桑椹粥
新鮮桑椹30克洗凈去長柄,與糯米50克、冰糖適量,文火煮粥,至粥粘稠為度。早上溫服。功效補血安神,滋陰益腎,補肝明目。適合陰血不足引起的失眠、頭暈、目眩、耳鳴、視力減退等。特別是神經衰弱、血虛便秘、貧血、陰虛型高血壓者。
百合粥
取干百合30克(新鮮60克)、粳米60克、紅棗10粒、冰糖適量,文火煮粥,早晚服用。功效養心安神,潤肺止咳。適合失眠癥、更年期、熱病后、肺燥干咳等。
栗子龍眼粥
栗子10粒(去殼切碎)、龍眼肉15克、粳米50克,文火煮粥,食時加糖調味。功效補心安神,益腎壯腰。適合因心血腎精不足,引起的失眠、心悸、腰膝酸軟等。
龍眼蓮子山藥粥
取蓮子30克、龍眼肉30克、百合20克、山藥20克、紅棗6粒、粳米30克,文火煮粥,食時加紅糖調味。早晚食用。適合失眠多夢、心悸健忘、沒胃口等癥,亦宜病后調養。
八寶粥
芡實10克、紅棗10克、扁豆10克、龍眼肉10克、薏苡仁10克、百合10克、蓮子10克、山藥10克、粳米60克將材料洗凈,浸泡發脹后,將扁豆、蓮子去皮,山藥切碎,加清水文火煮粥,食時加糖調味。功效增進食欲,幫助睡眠,強壯身體。
百合杏仁粥
新鮮百合50克、杏仁10克、粳米50克,加清水文火煮粥,食時加糖調味。早餐食用。功效潤肺和胃安神,適合肺胃陰虛之干咳伴失眠者。
龍眼枸杞粥
龍眼肉15克、枸杞子10克、紅棗4粒、粳米100克、瘦肉碎100克,加清水文火煮粥。可作早餐或消夜之用。功效養心安神,健脾生血,適合失眠多夢、心悸健忘、疲乏、面色不潤者。
皮蛋蠔豉粥
皮蛋1只、蠔豉40克、粳米100克,文火煮粥,加鹽調味。功效滋陰降火,寧心安神,適合心煩失眠、牙痛、咽痛等癥,以及神經衰弱者。
蓮子糯米粥
蓮子100克、芡實100克、糯米40克、荷葉一塊。先將一杯雞湯同清水適量煮沸,加入材料,用荷葉蓋面,文火煮成粥,加鹽調味。功效健脾養心安神,適合因脾胃虛弱而致失眠不安癥。此粥特別適合夏天食用。
山藥蛋黃粥
山藥30克(切碎)、雞蛋黃1只、粳米40克。先將山藥和粳米煮成稀粥,后將蛋黃放入,快速攪均即可,加鹽調味。功效養心安神,補脾養陰,適合心煩失眠、手足心熱、心悸不寧、慢性腹瀉、脫肛等癥。
黃芪人參粥
人參(磨粉)3克、黃芪(煎液取汁)15克、粳米100克、雞肉(切絲)150克。文火煮粥。功效益元氣,補五臟,助睡眠。適合年老體虛,五臟虧虛,引起的失眠、健忘、自汗等癥。陰虛火旺失眠者不宜。
羊肉粥
準備材料,羊肉(切塊)750克、人參(磨粉)4克、黃芪15克、山藥(磨粉)30克、紅棗10粒、麥冬12克、粳米250克,米酒、鹽、姜片適量。先將黃芪、麥冬煎液取汁備用。在鍋中加清水1000m和米酒,燒開后放入羊肉煮5分鐘撈起。將粳米洗凈入鍋中,放入藥液、藥粉、羊肉、紅棗、生姜片,加入清水2000ml,先以大火燒開,再用文火把羊肉燉爛,最后調味。每天食一碗,四天份量。功效補氣壯陽,健脾安神。適合陽氣不足,引起怕冷、手足不溫、失眠、健忘、頭昏癥者。一般在冬天食用,陰虛火旺失眠者不宜。
-
焦慮癥吃什么食物好在我們的身體當中有非常多的人們并不知道,身體當中又出現了這樣的疾病的時候,也是會嚴重的影響著我們的身體當中的危害的,那么
-
哪個時間段最適合喝蜂王漿冬天天氣特別寒冷,可能我們大家在飲食方面應該吃一些熱量的食物,才會讓我們的身體越來越暖和,所以在早上空腹和晚上臨睡前的話
-
止咳化痰應該要吃什么 咳嗽痰多可以多吃水果冬天和春天這個季節里面細菌也是非常的多,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咳嗽發燒的癥狀,那么咳嗽痰多也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長時間不治
-
男性護肝應有的飲食習慣飲食護肝有兩大要點:一是優選食物供足養分,滿足肝臟的各項生理需求;二是注意食品衛生,防止細菌、病毒入侵肝臟。
-
骨折病人應該如何飲食?吃什么好 免疫力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著疾病的入侵與否,一旦發現免疫力低下之后,一定要第一時間進行預防和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