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長時間浸泡易導致亞硝酸鹽增高
大家都知道食物在烹飪時加工不當,或者存放不當,很有可能導致食物中亞硝酸鹽含量升高,以下因素使蔬菜中亞硝酸鹽含量增加,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一下:
①腌制 腌制蔬菜,主要是短期腌制的蔬菜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因腌制條件不好或腌制時間過久而發生腐敗變質或發霉時,亞硝酸鹽含量會大幅度上升。在蔬菜腌制過程中,浸泡4小時之內,亞硝酸鹽含量最少,之后硝酸鹽即會被一些細菌轉變成有害的亞硝酸鹽,很快(3~14天)達到一個高峰,之后,亞硝酸鹽又漸漸被細菌所利用或分解為其他含氮物質。(30天后)腌菜中亞硝酸鹽會逐步下降至較低的水平,甚至基本消失。所以腌制時間達一個月以上的蔬菜亞硝酸鹽反倒較低(腐敗、發霉的除外)。
因此,腌制蔬菜時要腌透再吃,并避免腐敗發霉。此外,腌制蔬菜時,放入蔥、姜、蒜、辣椒汁都有利于降低亞硝酸鹽的含量。維生素C還能夠阻斷亞硝酸鹽合成致癌物亞硝胺。
總體而言,按科學工藝生產、腌制時間充分且沒有腐敗發霉的泡菜等食品是安全的。要知道的是,與新鮮產品相比,腌制蔬菜的營養素損失較大,鹽的含量過高,從營養的角度來看,遠不如吃新鮮蔬菜,所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議,腌菜和醬菜應少吃。
②長時間儲存 剛剛采收的新鮮蔬菜當中,亞硝酸鹽含量很低,但在自身酶作用下,隨著儲藏時間延長,亞硝酸鹽含量會逐漸上升。蔬菜在室溫下儲藏1~3天,其中的亞硝酸鹽達到高峰;冷藏條件下,3~5天達到高峰。對于菠菜、小白菜等綠葉蔬菜來說,亞硝酸鹽產生量特別大,冰箱儲藏的效果要遠遠好于室溫儲藏;而對于黃瓜和土豆來說,差異不太明顯。不過,大白菜在儲藏多日之后,其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反而有所下降,可能是因為儲藏過程中營養損耗和轉化為其他含氮物,故而不必擔心冬儲大白菜的亞硝酸鹽問題。蔬菜腐敗變質后,在細菌作用下,亞硝酸鹽含量大增,應避免食用。
蔬菜以新鮮為貴,條件允許時,應盡量不吃儲存時間太長、不新鮮或已經開始腐敗變質的蔬菜。
③剩菜(指未吃完的蔬菜類菜肴) 蔬菜烹調之后,本身的酶被殺滅了,但細菌隨之大量繁殖,很多細菌都能夠產生硝酸鹽還原酶,從而把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使得剩菜中亞硝酸鹽含量大增。
把剩菜放入冰箱低溫保存,是抑制細菌繁殖、減少亞硝酸鹽產生的好辦法。但是,必須是在剛剛蔬菜烹調好,細菌數量還很低的時候放進冰箱。如果菜肴已經在盤子里用筷子翻動了一段時間,已經招致大量細菌繁殖,即使放入冰箱也并不保險。室溫下存放的時間越長,翻動次數越多,細菌繁殖的就越多。剩菜食用前再次加熱可以殺死細菌,避免細菌性食物中毒,卻仍不能破壞亞硝酸鹽。因此,即使放入冰箱冷藏,剩菜保存也不宜超過4~6小時。超過該保存時間的剩菜最好不要食用。
硝酸鹽還有一個特點即很容易溶解于水,所以烹調前焯水,去掉大部分硝酸鹽,就會減少剩菜中亞硝酸鹽的產生。
④缺乏水分 缺乏水分會使蔬菜中硝酸鹽含量大增,在同樣儲存、烹調的條件下,缺水的蔬菜會比鮮嫩的蔬菜含有更多的亞硝酸鹽,葉菜尤為明顯,一旦發現葉菜發生萎蔫、掉葉,就表明其中亞硝酸鹽含量已經大幅度上升了。如果葉片呈現水漬狀或已經變味,則堅決不能食用。這種情況以野菜最為常見,野菜多在春季少雨時生長,又無人澆水,所以常因缺乏水分而含有大量硝酸鹽和亞硝酸鹽。
⑤長時間浸泡 有研究表明,蔬菜用洗潔精洗過,然后再漂洗干凈,其亞硝酸鹽含量低于用清水浸泡20分鐘的樣品。這可能是因為,浸泡是一種無氧狀態,有利于提高硝酸還原酶的活性,抑制亞硝酸鹽還原酶的活性,從而提高亞硝酸鹽在蔬菜中的含量。因此,新鮮蔬菜浸泡不要超過30分鐘。
亞硝酸鹽攝入過量會給健康帶來危害,所以在日常飲食生中,只要注意以上細節就可以幫助我們減少亞硝酸鹽的攝入。
-
選擇油也是有講究 營養的可以讓身體健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人在烹飪的時候都會選擇植物油,可是大家不知道,在選擇油的質量上面,也是關系著我們大家的身體健
-
煲湯到底有哪些小竅門存在的很多人在煲湯的時候肯定會把上面的一些泡冒給倒掉可能大家不知道這個泡沫要不要倒掉,現在就為大家介紹煲湯的一些竅門到底有哪些
-
簡單的家常菜 會呵護自己的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大家經常在外面吃飯,而且經常吃外面的食物,肯定會給自己造成特別大的影響,所以以后在家里做簡單的家
-
雞蛋應該這么炒炒雞蛋看似簡單,操作起來實屬不易。有不少人炒出的雞蛋不是碎得不成形,就是太老,有時還會糊鍋,甚至還有蛋腥味。小編給
-
如何制作金針菇美食金針菇口感爽滑脆嫩,不管是蒸煮煎炒都美味,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而且金針菇不僅好吃,還含有大量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