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豆腐湯圓安心享瘦不發胖
冬季到了,中國就有吃湯圓的習慣。一碗暖暖的湯圓象征著團圓。可是市場上賣的湯圓,熱量普遍不低,若不忌口,就很容易發胖。那就不妨自己動手自制改良版“豆腐湯圓”,享受不發胖!
市售小湯圓10顆熱量就有70大卡,而包紅豆或芝麻、花生等甜餡的大湯圓每顆,則有60至70大卡,若以單碗紅豆湯或花生湯熱量至少250大卡計算,吃一碗含10顆小湯圓或2顆包餡大湯圓的紅豆湯,動則熱量超過320大卡,比一碗白飯的熱量高出許多。建議大家冬至享受包餡湯圓時,一天攝取量最好還是控制在2~3顆以下較為宜。
低卡好消化!DIY豆腐湯圓好健康
湯圓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和一般蓬萊白米不同,糯米的支鏈淀粉成分較多,烹煮之后粘性增強,提供軟粘潤滑的口感,但也比較不容易消化。建議在享受湯圓時,應細嚼慢咽、慢慢食用,一次進食量也不宜過多,才不會產生腸胃不適、脹氣等癥狀。至于有咀嚼功能不佳、腸胃機能較差的小孩、銀發族等族群,最好能分切小塊后再食用,不僅較易咀嚼消化、也能避免噎到。
另外,若時間允許,不妨也可選擇動手自制“豆腐湯圓”,以滑嫩細致的嫩豆腐取代部分糯米粉,口感軟嫩、滑順、更易吞嚼。最重要的是,相較一般純糯米制作的湯圓,豆腐湯圓熱量較低,也較不黏膩、更好消化。豆腐湯圓詳細制作食譜如下:
★雙色豆腐湯圓
材料:嫩豆腐300公克、糯米粉300公克、紅曲粉少許。
作法:糯米粉過篩后,與嫩豆腐攪拌揉捏,若太濕軟可以再添加少許糯米粉繼續拌勻,取一半糯米團加入少許紅曲粉拌勻,將糯米團分小塊、搓圓即可。
補氣活血!藥膳配湯圓手腳不冰冷
除了常見的紅糖、白糖、黑糖湯底之外。冬至是一年里日照最短的日子,亦是陰消陽長的轉換的關鍵節氣,冬至后陽氣開始日漸回升,冬至煮湯圓除了取其“團圓,圓滿”的意思以外,也有以圓迎接陽氣之意。
冬至是補身保健的好時機。利用藥材的甜味和獨特香氣熬煮,不僅可做為補氣養血的保健湯品,也能當作湯圓的湯底,更貼近老祖宗“補冬”的養生理念。
★麻油雙圓湯
體質:適合體質虛寒、手腳易冰冷者。
材料:桂圓少許、湯圓適量、麻油、姜。
作法:
1.桂圓切碎、姜切片備用。
2.用文火將10~15cc麻油加熱(勿高溫),再用麻油將姜片慢煎至香氣出。
3.加入桂圓拌炒,蓋鍋蓋將桂圓燜軟
4.兌適量的水,開大火滾開后,加入湯圓煮至浮出,再適量加點米酒與鹽調味即可,若不喜歡湯圓造成湯底糊糊的,就另鍋煮湯圓再加回湯底。
麻油雙圓湯的組成與作法較為燥熱,若想降低湯底的燥熱感,則可事先煮好姜湯熬出味道后,再加桂圓,最后再加麻油。
★平補滋養湯
體質:體質燥熱不適合溫補者。
材料:山藥10錢、玉竹3錢、沙參5錢、百合3錢、薏苡仁10錢、新鮮蓮子10錢、桂圓5錢、冰糖適量。
作法:
1.新鮮蓮子洗凈,百合泡于冷水中備用。
2.將上述藥材一起放入電鍋內鍋中,加水4~6杯,外鍋加水1杯,煮至開關跳起,略冷加入冰糖及枸杞子,湯底即可完成。
3.湯圓另煮,后再加入湯底即可。
湯圓的味道確定香糯,可是大家在食用的時候,不能食用過多哦。以上介紹的幾道湯圓的改良做法,大家可以動手試試看哦,總有一款會是你喜歡的。
-
選擇油也是有講究 營養的可以讓身體健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人在烹飪的時候都會選擇植物油,可是大家不知道,在選擇油的質量上面,也是關系著我們大家的身體健
-
煲湯到底有哪些小竅門存在的很多人在煲湯的時候肯定會把上面的一些泡冒給倒掉可能大家不知道這個泡沫要不要倒掉,現在就為大家介紹煲湯的一些竅門到底有哪些
-
簡單的家常菜 會呵護自己的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大家經常在外面吃飯,而且經常吃外面的食物,肯定會給自己造成特別大的影響,所以以后在家里做簡單的家
-
雞蛋應該這么炒炒雞蛋看似簡單,操作起來實屬不易。有不少人炒出的雞蛋不是碎得不成形,就是太老,有時還會糊鍋,甚至還有蛋腥味。小編給
-
如何制作金針菇美食金針菇口感爽滑脆嫩,不管是蒸煮煎炒都美味,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而且金針菇不僅好吃,還含有大量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