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辰養生法是什么
古時候的人們把一天分成了十二個時辰,我們中醫里也對十二個時辰有著很深的剖析。每天十二個時辰大家想要養生,不能夠一概而論,不同時辰的養生方法是不同的。下面尋醫問藥網中醫頻道就來為大家介紹十二時辰養生法。
古代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時辰相當于現代的兩個小時。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1.卯時(上午5~7點):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齒300次,轉動兩肩,活動筋骨;將兩手搓熱,擦鼻兩旁,熨摩兩目6、7遍;揉搓兩耳5、6遍;再以兩手抱后腦,手心掩耳,用食指放中指上,以中指叩擊頭枕部各24次,這叫“鳴天鼓”。然后去室外導引。
2.辰時(上午7~9點):導引結束后飲白開水或茶一杯;用手代梳,梳發百余遍,以醒腦明目,防止脫發;然后洗臉、漱口、刷牙;入廁排便。早餐宜吃飽吃好。飯后徐徐行走百步,邊走邊按摩腹部,以助脾健運。
3.巳時(上午9~11點):或讀書,或理家,或種菜,或養花。疲倦時即靜坐養神,或叩齒咽津(唾液)。老年人氣弱,不宜高聲與人長談。因說話耗氣,宜“寡言語以養氣”。
4.午時(11~1點):午餐,只宜吃六七分飽。食后用茶葉水漱口,可去油膩,但剛飯后不宜飲茶。靜坐或午休。
5.未時(午后1~3點):或午睡,或練氣功,或邀友弈棋。
6.申時(午后3~5點):或讀書,或寫作,或練字作畫,或撫琴吟詩,或瀏覽報刊,或去田間小勞。
7.酉時(午后5~7點):練一段導引;晚餐宜清淡、宜少吃,可飲酒一小杯。晚飯后可在庭院散步、觀落霞、聽鳥鳴。
8.戌時(晚7~9點):睡前漱口刷牙;用熱水洗腳,以引血下行,防止老人上實下虛,上重下輕,坐床上練靜功,然后安眠。睡時宜“臥如弓”,向右側,以防壓迫心臟,以利膽汁排泄。
9~10.亥、子時(晚9至次日凌晨1點):“睡不厭蹴,覺不厭舒”,即睡時宜屈膝臥,醒時則伸腳舒體,變換姿勢,流通氣血。環境宜靜,安睡寧神以養元氣。
11~12.丑、寅時(凌晨1~5點):此時精氣發生,陰莖勃起。人以精氣為寶,老年人宜節制房事,但又不宜強制。老人以二十日或一月行房一次為宜。
養生也是分時段的,不同的時間應該有不同的養生方法。我們在看了這篇文章后應該知道在不同的時刻該怎么養生了,特別是老人要更加注意這些,這樣子才能擁有更加健康更加長壽的生活。
-
暖寶寶的多種用法,你學會了嗎?冬天來了,天氣寒冷,大姨媽來時小姐姐們不適感會更加明顯,特別是宮寒的小姐姐們,天冷痛經會愈加嚴重。但有一樣神器的出現,解
-
四種方法告訴你怎樣去除濕氣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去濕氣的說法,但是很多人對于自己是否有濕氣、是否需要去濕氣卻不是很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濕氣
-
杜松的藥用價值_杜松的副作用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中草藥能夠幫助我們的身體恢復到健康的狀態的,那么對于我們的杜松這樣的中藥來說,到底有什么樣的藥用
-
熬夜看球賽 三類食物助你健康看球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們都是喜歡熬夜看球賽的,經常熬夜看球賽的話,能夠改善我們的身體里面的疾病的困擾,幫助我們的身體
-
三條經絡管住脾氣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脾氣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的脾氣特別的好,但是有的人脾氣也是特別的暴躁的,尤其是對于脾氣比較暴躁